园亭物候奇,舒啸乐无为。
芰荷高出岸,杨柳下敧池。
蝉噪黏远举,鱼惊钩暂移。
萧萧怀抱足,何藉世人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词上片写景抒情。首句“园亭物候奇”点题,写秋夜园亭景色之奇妙。次句“舒啸乐无为”点明主旨,抒发作者在自然美景面前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的心情。下三句写园中之景,芰荷出水高于岸,杨柳依依斜倚池面。蝉声噪杂聒耳难耐,鱼惊扰钩而使钓者暂时离开水边。这几句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着笔,描绘了晚秋夜晚园中的景象,表现了词人悠闲自得的心境。

【答案】

①园亭:指园中的亭台楼阁。②奇(qí):奇特。③乐(yuè)无为:以清高闲适的态度来对待世事。④芰(jì):荷花别名。⑤杨柳:指垂柳或柳树。⑥粘:黏附。⑦萧萧:形容风吹动树木发出的声音。⑧怀抱:胸怀。⑨何藉:何必。⑩世人知:让世人知道。

译文:

园中的亭阁景物十分奇异,我在此处长啸吟咏,享受无为的清福。

荷花凌空而出,高出岸边;杨柳低垂,倒影于水中。

蝉儿叫声烦琐难听,让人烦躁不已;鱼儿被惊动,钓钩也暂时移动。

我独自一人欣赏这幽美的环境,何必去求取世人的理解呢?

赏析:

此词作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词中描写了作者在秋夜园亭中所见之景及所感之情。首句写“园亭物候”,起兴;次句“舒啸乐无为”直接抒写作者的情怀;以下写芰荷、杨柳、蝉声、鱼惊四景相间成章。全词意境清雅,格调闲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