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无本亦无名,日用驱驱不暂停。
对面向人多不识,纵横自在转分明。
权时来寄君家宅,万种千般是事能。
认取当来真本性,一时抛弃事皆行。
上鼓山国师偈兼请师和之
《上鼓山国师偈》是宋朝诗人释道源的作品。原文如下:
无形无本亦无名,日用驱驱不暂停。
对面向人多不识,纵横自在转分明。
权时来寄君家宅,万种千般是事能。
认取当来真本性,一时抛弃事皆行。
注释:
- 无形无本亦无名:意指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形体,也没有本质的名称。强调了万物的虚无性和不确定性。
- 日用驱驱不暂停:形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不断进行,没有停止的时候。这里的“驱驱”有忙碌、不停歇的意思。
- 对面向人多不识:指的是面对他人时,往往因为自己的无知或浅薄而无法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或情况。
- 纵横自在转分明:形容在复杂的情境中能够灵活应对,清晰地分辨是非和好坏。这反映了一种机智和智慧的状态。
- 权时来寄君家宅:表示暂时借用他人的住所或空间。这里的“权时”意味着临时性或暂时性的。
- 万种千般是事能:意味着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都能应对自如。这里的“万种千般”形容事物多种多样,复杂多变。
- 认取当来真本性:意为认识到真正的自我或本性。这是佛教修行中的一种境界,通过认识自己的本质来实现解脱。
- 一时抛弃事皆行:意指放下所有世俗的执着,不再为过去的事情所困扰。这里的“一时抛弃”强调了一种彻底的转变和超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无形无本亦无名”的描述,强调了万事万物本质上的虚无和不确定性。接着通过“日用驱驱不暂停”,表达了生活本身的忙碌和连续性。第三句“对面向人多不识”,则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复杂社会关系时的迷茫与无知。然而,诗中的转折“纵横自在转分明”,表明即使在困难和混乱中,也能保持清晰的思维和判断力。
最后两句“权时来寄君家宅,万种千般是事能”和“认取当来真本性,一时抛弃事皆行”,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他主张在短暂的人生中,应把握机会,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实现目标,同时要放下过去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解脱。这种观点既体现了佛教的智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