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
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
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注释】

浙:指浙江地区。浙上:指浙江一带的重阳节习俗。

北望:即登高,登上高处远望。

菊助可□明:菊花能助人明心见性。

离恨:指离别之恨或思念之情。

喜晴:喜欢晴朗天气。

学稼:学习耕种。

何当:何时能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重阳节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对生活、对人生的种种感受和思考。

首联“浙上重阳”,点明了地点和节令,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浙上,指浙江一带。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远眺的传统。诗人选择在浙江一带登高望远,既体现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又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颔联“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转折自然,意境深远。离恨,指因离别而产生的怨恨之情;初逢,指初次相逢或重逢。这两句诗以离恨和贫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这种情绪之中,而是选择了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他认为,只要心怀希望,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他也坚信自己终将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颈联“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好文,指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稼,指学习耕种。这两句诗以文学创作和农业劳动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两种生活方式的不同看法和态度。他认为,文学创作虽然能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但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实际的经济收益;而农业劳动虽然辛苦且收获有限,但却是维持生计的重要方式。因此,他并不认为从事文学创作是一种成功的选择,反而更看重的是实际的农业生产。

尾联“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关山,泛指山川险阻之地;阻,阻碍。这两句诗以关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决心。他认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够跨越任何障碍,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这首诗通过对浙上重阳节的描述和对个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它既有深沉的情感色彩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