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岁东游鬓未凋,渡江曾驻木兰桡。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桂倚玉儿吟处雪,蓬遗苏丞舞时腰。
仍闻江上春来柳,依旧参差拂寺桥。

【解析】

本诗为送别之作,是送别友人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以写景抒情为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忆钱塘”,回忆在钱塘(今杭州)时的情景。“往岁东游鬓未凋”,往昔之时,我东游至此,头发还没有花白;“渡江曾驻木兰桡”,曾经渡江时,曾在船上停泊;“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一千里江山在中秋明月下景色十分美丽;十万大军在半夜潮水声中行进;“桂倚玉儿吟处雪,蓬遗苏丞舞时腰”:桂花树倚着像玉石一样洁白的月光,吟咏的地方有如飘落的雪花;蓬草被风带走了,像苏东坡一样飘逸的官员在舞动他的衣襟;“仍闻江上春来柳,依旧参差拂寺桥”:依然听到江南的春天来了,柳树枝条依旧参差不齐地拂动着寺院的桥栏杆。

【答案】

首联写诗人与友人离别后,怀念过去同游钱塘时的景色;颔联写钱塘秋夜月明、潮涨的景象;颈联写钱塘的桂子和梅花;尾联写钱塘的春景。

译文:

往昔之时,我东游至此,头发还没有花白;曾经渡江时,曾在船上停泊;一千里江山在中秋明月下景色十分美丽;十万大军在半夜潮水声中行进;桂花树倚着像玉石一样洁白的月光,吟咏的地方有如飘落的雪花;蓬草被风带走了,像苏东坡一样飘逸的官员在舞动他的衣襟;依然听到江南的春天来了,柳树枝条依旧参差不齐地拂动着寺院的桥栏杆。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联写诗人与友人离别后,怀念过去同游钱塘时的景色;颔联写钱塘秋夜月明、潮涨的景象;颈联写钱塘的桂子和梅花;末联写钱塘的春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