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
后素合馀绚,如丹见本心。
妍姿无点辱,芳意托幽深。
愿以鲜葩色,凌霜照碧浔。
【注释】
红桂树:即桂花,这里指的是桂花树。
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想追求那尘世之外的事物,这棵桂花树就是天上的瑶林。
后素合馀绚,如丹见本心:它的花蕊虽然素净洁白,但花瓣却绚丽多彩,好像红色的染料渗透到花心之中。
妍姿无点辱,芳意托幽深:优美的身姿没有一点瑕疵,芬芳的香味寄托在幽深的地方。
愿以鲜葩色,凌霜照碧浔:希望像鲜艳的花朵一样色彩明亮,在冰雪中傲然挺立,照亮碧水之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的诗。诗题“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是作者于春天末了时所作。这首诗写红桂树的美景和高洁的品格。
首联“欲求尘外物,此树是瑶林”两句,是说诗人想要寻找那尘世以外的美好事物,而在这世上能与它媲美的只有这棵红桂树了。这棵红桂树就生长在那美丽的瑶池仙境之中(瑶林)。“瑶林”指神仙居住的地方,用典自屈原《九歌·湘君》“灵怀其若斯兮,望夫君之遥逝。”王逸注:“夫君,湘神也。望之远兮,若有亡。”
颔联“后素合余绚,如丹见本心”两句,是说这种红桂树的花蕊虽然素净洁白,但花瓣却绚丽多彩,好像红色的染料渗透到花心之中。“后素”是说红桂树的花色比白花更素净洁白;“余绚”是说红桂树的花蕊比黄花更绚丽多彩。“本心”指红桂树的本质。这句诗的意思是:这红桂树的花色比白花更素净洁白;这红桂树的花蕊比黄花更绚丽多彩。
颈联“妍姿无点辱,芳意托幽深”两句,是说这红桂树上的花儿虽美,却没有丝毫的污点瑕疵;这花的香气,寄托在幽深的地方,不向人们展示自己的风采。“妍姿”是说红桂树上的花儿美丽漂亮;“芳意”是说这红桂树的花儿有浓郁的芳香。两句的意思是:这红桂树上的花儿虽美,却没有丝毫的污点瑕疵;这花的香气,寄托在幽深的地方,不向人们展示自己的风采。
尾联“愿以鲜葩色,凌霜照碧浔”两句,意思是:我希望这些红桂树的花儿像鲜艳的花朵一样色彩明亮,在冰雪中傲然挺立,照亮碧水之滨。
整首诗通过对红桂树的赞美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