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锡南归大霍宫,众真同会绛房中。
裘披凤锦千花丽,旆绰龙霞八景红。
羽帔俨排三洞客,仙歌凝韵九天风。
元君未许人先起,更待云璈一曲终。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魏夫人归大霍宫的诗。以下是对每一联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联:“受锡南归大霍宫,众真同会绛房中。”
释义:魏夫人接受赐福后向南回归大霍宫,众多神仙在绛房中集会。这里的“受锡”指的是接受赐福或恩宠,“南归”表示返回南方,”大霍宫”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名,而”众真”则指多位神仙。
第2联:“裘披凤锦千花丽,旆绰龙霞八景红。”
释义:她的外衣披着华丽的凤锦,色彩斑斓,像千朵花朵一样美丽;旌旗飘扬,犹如龙霞般绚烂,映照着八个美景。这里用“凤锦”、“龙霞”等词语形容魏夫人的装束和周围环境的华丽多彩,以及“八景红”可能是指周围的景色。
第3联:“羽帔俨排三洞客,仙歌凝韵九天风。”
释义:她穿着轻盈飘逸的羽帔,宛如仙境中的客人,仙歌悠扬,仿佛能凝聚起九天之上的清风。这里的“三洞”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九天风”则形容歌声高远,仿佛来自九霄云外。
第4联:“元君未许人先起,更待云璈一曲终。”
释义:元君(可能是某个神灵或者尊称)尚未允许其他人先起舞,而是要等待云璈(一种乐器)的乐曲演奏完毕。这里的“元君”可能是对某种神圣力量的象征,而“云璈”则是一种古琴之类的乐器。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魏夫人的归来为背景,通过描绘她的装束和周围的环境,展现出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中的“凤锦”、“龙霞”、“九天风”等词汇富有诗意,将魏夫人的气质和周围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此外,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三洞客”和“九天风”,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最后一句“元君未许人先起,更待云璈一曲终”更是点出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