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翠峨霄压上游,大仙曾向此幽求。
云埋三级坛空在,月照千寻水自流。
偃盖鹤还清露滴,古池龙睡碧莲秋。
桑田未必翻为海,香火何人解继修。

【注释】

险翠峨霄:高峻的青山。

大仙:指仙人。

云埋三级坛空在,月照千寻水自流:指神仙所建的三层高台已被云雾掩蔽,只有一层还隐约可见,月光下清冷的泉水从山间奔流而下。

偃盖鹤还清露滴:像一只白鹤似的仙鹤飞回,它的头上沾满了清冷的露珠。

古池龙睡碧莲秋:像一条龙一样沉睡在池塘里的是碧绿的莲花。

桑田未必翻为海,香火何人解继修:大海会不会因为桑田变成了陆地,而香火又由谁来继续传承?

【赏析】

《题麻姑山庙》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绘了麻姑山庙周围的景象,以及庙宇中的神迹和传说。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神仙传说的敬畏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联“险翠峨霄压上游,大仙曾向此幽求。”描述了麻姑山的高峻和神秘。山势险峻如青翠的山峰,仿佛直插云端,给人一种威严之感。而大仙曾在此幽静之地寻求仙道,则展现了这里的宁静与神秘。

颔联“云埋三级坛空在,月照千寻水自流。”进一步描绘了山上的神迹。云层覆盖了三重高的祭坛,使其显得神秘莫测;而在月光下,清冷的泉水从山间奔流而下,宛如一条银带。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了麻姑山的美丽与神奇。

颈联“偃盖鹤还清露滴,古池龙睡碧莲秋。”则将镜头转向了庙宇内的景色。一只白色的仙鹤飞回,它的头上沾满了清冷的露珠;在古池旁,一条龙般的生物沉睡在碧绿的莲花之中。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庙宇内外的神异现象,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尾联“桑田未必翻为海,香火何人解继修。”则发出了对神仙传说的思考。沧海桑田,世事无常,但麻姑山的神迹却永远存在。然而,又有谁能继续传承香火呢?诗人通过对这一思考的提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麻姑山的描绘,展现了其美丽与神奇之处,并通过对神仙传说的思考,引发了对世事无常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将自然景观与人文传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