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域长夏晚,兹楼清宴同。
朝廷烧栈北,鼓角满天东。
屡食将军第,仍骑御史骢。
本无丹灶术,那免白头翁。
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
野云低渡水,檐雨细随风。
出号江城黑,题诗蜡炬红。
此身醒复醉,不拟哭途穷。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诗歌语言表达及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晓全诗大意,然后逐句分析理解并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赏析时注意从炼字、炼句、手法、表现手法和内容等方面展开。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意思是:我陪章留后在南楼上参加宴会,侍奉皇上。“留后”是唐代藩镇中的一种官职,即节度使的副职称,其下设节度判官、支使、掌书记等官,统称幕僚。这里指唐宣宗时的宰相李德裕(时任浙东观察使)。“南楼”是杭州的名胜古迹。“侍御”指侍从皇帝。“侍御”就是随从皇帝左右的意思。此句是说作者陪章留后在南楼上参加宴会,侍奉皇上。
“绝域长夏晚,兹楼清宴同”意思是:长夏将尽之际,远离京城的边疆之地的傍晚时分,在这高楼之中举行宴会。“绝域”,即边远地区;“长夏”,夏季;“兹楼”,指南楼。此句是说长夏将尽,边疆之地的傍晚时分举行宴会。
“朝廷烧栈北,鼓角满天东”意思是:朝廷的兵马在北方边境的驿站里燃烧战备用的草料,而军队在东南方向上鸣响军号。“朝廷”指唐朝中央政府。“栈”,即驿站,古代传递军情、政令或转运给养等的重要设施。“鼓角”,古代军中的两种信号,一是击鼓,一是摇号角。“烧栈”指点燃烽火,以向敌军示警,也借指边防。“鼓角”,此处应为误植,当作“烽烟”。这是说朝廷在北方边境的驿站里燃起烽火,东南方向响起了号角声。此句描绘了一幅唐朝军队在边境巡逻的情景。
“屡食将军第,仍骑御史骢。”意思是:多次来到将军府第进餐,仍然骑着御史骢马。“将军第”,指将军的家宅。“骢”,即青骢马。这是说作者多次来到将军府第进餐,仍然骑着御史骢马。此句描绘了一幅唐朝官员们相互宴饮的情景,其中还暗示了作者与这位将军的关系。
“本无丹灶术,那免白头翁。”意思是:我并没有神仙丹药的法术,怎能免去变成白发老人的命运呢?“丹灶”,传说中仙人修炼之所,常用以比喻隐居。“白头翁”,指衰老的人。这是说作者没有神仙丹药的法术,怎能免去变成白发老人的命运呢。此句揭示了诗人的人生感慨,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无奈。
“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意思是:当强盗在外高歌猛进的时候,我却痛饮作乐。“寇盗”指强盗,“外”指外面;“形骸”指身体;“痛饮”即开怀畅饮。这是说当强盗在外高歌猛进的时候,他却痛饮作乐。此句描绘了一幅作者面对强盗横行却依然饮酒作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社会现实的愤懑之情。
“野云低渡水,檐雨细随风”意思是:天边云彩低低地飘过江面,屋檐上的雨滴细细地随风飘落。“渡”,泛指飞鸟掠过水面;“檐”,指屋顶;“雨”,指雨水;“风”,指风。这是写景的句子,描绘了一幅江景图。
“出号江城黑,题诗蜡炬红”意思是:号令发出,江城一片漆黑;题诗的蜡烛像红色的蜡炬一样燃烧着。“号令”,指号令士兵的命令;“江城”,即临安,今浙江杭州;“蜡炬”,用蜡烛做成的火炬。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夜晚在杭州城内指挥作战的情景。
“此身醒复醉,不拟哭途穷。”意思是:我这个人清醒又糊涂,不打算因为道路坎坷而流泪哭泣。“醒复醉”,形容作者情绪复杂,既有清醒也有陶醉;“途”,指道路;“穷”,指走投无路。这两句描写了作者身处乱世却依然保持清醒态度,不想因为道路坎坷而流泪哭泣。
【答案】
译文
在长夏将尽的时候,远离京城的边疆之地的傍晚时分,在这高楼之中举行宴会。朝廷的兵马在北方边境的驿站里燃起烽火,而在东南方向响起了号角声。我多次来到将军府第进餐,仍然骑着御史骢马。我并没有神仙丹药的法术,怎能免去变成白发老人的命运呢?当强盗在外高歌猛进的时候,我却痛饮作乐。天边云彩低低地飘过江面,屋檐上的雨滴细细地随风飘落。我号令发出,江城一片漆黑;我题诗的蜡烛像红色的蜡炬一样燃烧着。我这个人清醒又糊涂,不打算因为道路坎坷而流泪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