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闷还梳,忆君秋醉馀。
可怜刘校尉,曾讼石中书。
消长虽殊事,仁贤每自如。
因看鲁褒论,何处是吾庐?

晚发闷还梳,忆君秋醉馀。

可怜刘校尉,曾讼石中书。

消长虽殊事,仁贤每自如。

因看鲁褒论,何处是吾庐?

译文:
傍晚时分,我感到郁闷就梳理头发,想起你秋天醉酒后的欢愉。令人惋惜的是,刘校尉曾经为石中的文书而辩护。虽然世事变化无常,但仁爱与贤能之人总能自如应对。我因此想起了鲁褒的论述,不知何时才能找到自己的家园。

赏析:
本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给事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描绘友人的生活片段,展现了两人深厚的情谊。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晚发闷还梳”一句,诗人以“晚发”和“闷还梳”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这里的“晚发”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落寞,而“闷还梳”则表现出诗人在面对这种困境时的无奈和挣扎。这一部分不仅揭示了诗人当时的情感状态,也为后续的叙述奠定了情感基调。

“忆君秋醉余”一句,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饮的情景,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让诗人不禁感慨万千。这里的“忆君”既指对友人的怀念,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时光的向往。“秋醉余”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回忆的深沉和持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继续描绘了另一幅画面:“可怜刘校尉,曾讼石中书。”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巧妙地展示了不同人物的命运和选择。刘校尉因为坚持正义而遭受冤屈,而诗人的朋友则因为直言进谏而被排挤。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也让诗人对朋友的不幸表示同情。

“消长虽殊事,仁贤每自如。”这两句诗再次强调了仁德贤能的重要性。尽管世事变迁,但真正的仁贤之士总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这里的“消长”可能是指世事的变化无常,而“仁贤”则代表着一种恒定的品质。诗人通过对这一品质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的最后一句“因看鲁褒论,何处是吾庐?”也是诗人深思熟虑后得出的结论。鲁褒是一位古代的贤人,他的《新论》中记载了许多关于人性和社会的见解。诗人在这里可能是想借鉴鲁褒的观点,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本首诗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种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反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