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
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
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内容和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即从炼字、表达效果、手法、情感主旨等方面分析。“长安冬日”的意思是:冬天的长安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冬日,指冬季。诗人以“近腊”点明节令,以“饶风雪”写冬日景象。这两句是说:到了年底,长安城内风雪漫天。“闲房冻坐时”是说诗人在冷寂的居室中,因天气严寒而久坐不动。“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的意思是:我这个书生,到这个时候,觉得上天的意志真是难以揣测啊!“天理”一词,出自《论语》:“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是说天道无言无为,但四时运转,万物生长。这里借指命运。诗人认为:这个时节,自己的命运也真是不好呵!所以“天意转难知”。

第三联“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是说作者因为长时间地吟诗作赋,嗓子已经嘶哑了;身体也瘦弱不堪,就像一棵枯萎的柏树。“形枯柏一枝”中的“枯”,是形容词,形容身体消瘦,没有力气,像枯槁的柏树枝干,形象地表现了作者长期吟诗作赋的辛苦。这两句是说:我由于吟诗作赋,嗓子都已经嘶哑了;身体也像一棵枯萎的柏树一样消瘦了。

尾联“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的意思是:我还要相信公道存在,不忍去和山共期。这两句是说:我还想相信上天还有公道存在,不忍去和山共期。“与山期”即与山相约,表示自己愿意去隐居山林。作者用“还应公道在”表明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同时表达了他对隐居山林的愿望。

【答案】

译文:冬天的长安城,风雪漫天。我在寒冷的房间里坐了好一会儿。这个时节,我觉得天意真是难以揣测啊!我吟诗作赋,已经

很长时间了,嗓子都嘶哑了;身体也像一棵枯萎的柏树一样消瘦了。我还相信公道存在,不忍去和山共期。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叹之辞,写诗人晚年失志不遇之悲。首句点出时间是“近腊”,“饶风雪”,说明冬景之严寒。次句写

人居“闲房”,因天气严寒而“冻坐”不动。三四句写自己的处境,“书生”、“天意”,都是自谦之词。“转难知”“吟苦猿”

,都是说自己命运不佳。末联写自己的心愿。“还公道”是希望朝廷能够任用人才。最后两句是说:我还要相信公道存在,不忍

去和山共期。作者用“还应公道在”表明自己对朝廷的不满,同时表达了他对隐居山林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