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
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径回。
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
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
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内容如下:

来 阇黎新亭作
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
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径回。
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
戏鱼闻法聚,闲鸟诵经来。
弃象玄应悟,忘言理必该。
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

解析与注释

  • 诗句一:“八解禅林秀”和“三明给苑才”指的是佛教中的修行者能够达到的八种境界和三种天赋才能。
  • 诗句二、三:“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描绘了新亭(可能是指寺庙)地理位置偏远而宁静,环境优美如水景亭台。
  • 诗句四、五:“傍险山查立”,意在表达新亭周围有山峦环绕;“寻幽石径回”则描述了通往新亭的小路蜿蜒曲折,引人入胜。
  • 诗句六、七:“瑞花常自降,灵药不须栽”表达了新亭内自然生长的花卉与珍稀药材,无需人为栽培即可自给自足。
  • 诗句八、九:“碧网交红树,清泉尽绿苔”形容新亭内外景色宜人,植物繁茂,泉水清澈可见绿色苔藓。
  • 诗句十:“戏鱼闻法聚”描述新亭中常有游鱼在嬉戏中聚集,仿佛在聆听佛法。
  • 诗句十一:“闲鸟诵经来”则表现了鸟儿在闲暇时也会来到新亭,似乎在诵读佛经。
  • 诗句十二、十三:“弃象玄应悟”和“忘言理必该”反映了禅宗追求的超越语言与概念的直接体验与领悟。
  • 诗句十四:“静中何所得,吟咏也徒哉”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状态的思考,认为真正有价值的是在静默中领悟到的真理,而不是通过吟咏来表达。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新亭的自然景观和修行者的心境,表达了一种超脱于物外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精心描绘以及内心的沉思,传达了一种对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强调了直接体验和内在感悟的重要性。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宗教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