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县非吾土,连山尽绿篁。
平田出郭少,盘坂入云长。
万壑归于汉,千峰划彼苍。
猿声乱楚峡,人语带巴乡。
石上攒椒树,藤间缀蜜房。
雪馀春未暖,岚解昼初阳。
征马疲登顿,归帆爱渺茫。
坐欣沿溜下,信宿见维桑。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行出东山望汉川:
  • 这句描述了一个人物从东山出发,望向远方的汉川。东山可能指一个特定的地点,而汉川则可能是该人物所期待到达的地方,或是指一个遥远和向往的地方。这里的“望”字表达了一种期待、眺望的心情。
  1. 异县非吾土,连山尽绿篁:
  • 这两句表达了人物对异乡的陌生感和对家乡的思念。”异县”表示远离熟悉的土地,”非吾土”说明这个地方并非自己的故土,而”连山尽绿篁”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连片的山峦被翠绿的竹林覆盖,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1. 平田出郭少,盘坂入云长:
  • 这两句描述了地形地貌的特点:平坦的田野位于城外,而山路盘旋向上直达云端。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地形的复杂多变,也暗示了人物在旅途中的艰辛和挑战。
  1. 万壑归于汉,千峰划彼苍:
  • 此句进一步扩展了前面的景象,将万壑(众多的山谷)和千峰(无数的山峰)都归结为一条大河——汉川。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同时也表达了人物对于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
  1. 猿声乱楚峡,人语带巴乡:
  • 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是猿猴的叫声,它们通常生活在较为幽静的环境中;另一种是人类的语言,带有更多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这两句诗通过声音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了两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1. 石上攒椒树,藤间缀蜜房:
  • 这两句描绘了植物生长的场景。”石上”和”藤间”分别指代了石头和藤蔓的生长环境,”攒”和”缀”则形容这些植物生长得密集而有生命力。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力,也可能寓意着人物内心的坚韧和希望。
  1. 雪馀春未暖,岚解昼初阳:
  • 这两句诗描绘了天气的变化和季节的特征。”雪馀”意味着冰雪融化后留下的残迹,而”春未暖”则表明春天尚未完全到来。”岚解”描述的是山间的雾气消散,”昼初阳”则指的是白昼开始出现温暖的阳光。这样的描写既有季节的变换,也有时间流转的意境。
  1. 征马疲登顿,归帆爱渺茫:
  • 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物旅途中的艰辛和对归途的渴望。”征马”指代旅途中需要驾驭的马匹,”疲登顿”形容它们因为长途跋涉而显得疲惫。”归帆”则指代归途中的船只,”爱渺茫”表达了对目的地的向往却又感到路途遥远的无奈心情。
  1. 坐欣沿溜下,信宿见维桑:
  • 最后两句是诗人在旅途中的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沿溜下”可能指的是沿着溪流而下,”信宿见维桑”则表达了经过一夜的休整后,终于看到了熟悉的家乡风景——桑树。这两句诗既展示了旅途的艰辛,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安定与满足。

译文:

走出东山望向汉川,我来到陌生的异地,四周都是连绵不绝的青山。田间小径通向城外,陡峭的山坡伸入云端。万条山涧最终汇入汉江,千座山峰高耸入云。峡谷中传来猿猴的叫声,村落里传来人们的说话声。石头上长满了花椒树,藤蔓间挂着蜂蜜罐。春天虽然还未温暖,但山间云雾已经散去。骑马远行疲惫不堪,归途中却有一片辽阔的海洋。坐下来欣赏沿溪而下的风景,第二天一早便见到熟悉的桑树。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一次艰难的旅行过程以及旅途中所见之景和感受。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期盼。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富有深刻的情感内涵,使人读后既能感受到诗人旅途中的喜悦与轻松,也能体会到他对故乡的深情与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