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夕阳佳,䒠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码碯。
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
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襄阳公宅饮
《襄阳公宅饮》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诗作。王建(767-835年),字仲初,颍川襄城人(今河南省许昌市)。出身寒微,以卜筮为业,后举进士第。曾任苏州、东平从事,试左拾遗,官至监察御史、郎中等职,终至普州刺史、秘书少监致仕。其诗长歌行体和短篇古风富有时代气息,尤以宫词见长。有《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著录其集。《全唐诗》录其诗一卷。
窈窕夕阳佳,䒠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译文:
夕阳下的美景令人陶醉,春天的气息也非常好。想要找一个停留的地方,没有比狭窄的街道更好的地方了。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码碯。
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译文:
华丽的丝绸裹着精致的龙须,芳香的酒杯盛满美味的糕点。北方森林中堆积着茂密的树木,南边的小池里生长出不同的岛屿。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
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译文:
用手指轻轻拨动金色的鲜花,心中迷恋着红色的草叶。在谈笑中显现出六种不同的艺术美,在讨论时能够阐明三种不同的观点。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译文:
座上的宾客不是被陈子所惊吓,门前的门扉也由魏公来打扫。无论遇到荣华还是屈辱都不应该分开,快乐和欢乐应当互相保护。
赏析:
这首诗写于王建晚年,他在洛阳任司农卿兼判司农寺事时所作。当时他与同僚们游赏于洛阳城内的名园胜地,饮酒赋诗,尽兴而归。诗中的“公”指唐睿宗的第三子李成器,他曾被封为襄邑王,食邑千户,故称“襄阳公”。
首联“窈窕夕阳佳,䒠茸春色好”,描绘的是夕阳下美丽的景色,以及春天的盎然生机。颔联“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留恋不已的情感。颈联“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码碯”,则是对酒宴中的情景进行了生动的描绘。颈联“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洛阳城的繁华与美丽。
尾联“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则是指洛阳城里的人都很尊重这位官员。最后一句“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他认为无论是荣耀还是屈辱都应该坦然面对,并且与他人共享欢乐。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