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则增科不自由,未曾举笔泪先流。
高田沙瘦常忧旱,沿海涂咸少有秋。
要使茧丝殚地力,愿将骨肉伴枷头。
一时种了黄连种,万代令人苦不休。

【注释】

下狱:入狱。

按:依法。

不自由:无自由。

举笔:动笔。

泪先流:落泪。

田沙:即稻田的沙子,泛指稻谷。

高田:高地的农田,这里借指灾区。

旱:干旱。

沿海涂:海边。

地力:土地。

殚(dān):尽。

茧丝:蚕茧。

骨肉:亲骨肉。

种:种植。

黄连种:黄连树的种子。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灾民苦难生活,表现诗人同情人民的诗作。全诗以“下狱”为线索,通过叙述农民在灾荒年月里遭受的痛苦,揭露了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和盘剥,反映了广大农民在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下所遭受的苦难。

首联“按则增科不自由,未曾举笔泪先流”,写诗人被逮捕下狱时的情景。“按则增科”四句写诗人入狱以后受到种种折磨的情况。“按则增科”是说因犯罪被判刑后要受罚金、劳役等处罚,而这种处罚又加重了。“未曾举笔泪先流”是说诗人在未被判决前就已流泪了,这泪水中饱含着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前途的忧虑。“按则增科”四句写诗人被判刑后受到各种折磨的情况,其中“按”指法律条文,即“按律”。 “增科”指增加赋税和劳役,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不曾举笔泪先流”一句,说明诗人因忧国忧民而伤心落泪了,可见他对国家和人民有深深的忧虑之心。

颔联“高田沙瘦常忧旱,沿海涂咸少有秋”,写诗人在狱中所见到的景象,也是诗人在忧国忧民的同时,对农民的同情。“高田沙瘦”是说农民因为干旱而颗粒无收。“沿海涂咸”是说沿海地区的盐场因为海水咸涩而不能收获。“旱”与“涂咸”都写出了灾民的苦难。

颈联“要使茧丝殚地力,愿将骨肉伴枷头”,写诗人在狱中所想的,也是诗人在忧国忧民的同时,对自己亲人的深深忧虑和思念。“要使茧丝殚地力”四句是说农民们辛辛苦苦地劳动,结果还是不能过上好日子,他们还要为国家和朝廷缴纳繁重的赋税。“要使”四句写出了农民们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要使”,即要使的意思。“茧丝”是指桑蚕吐出的丝线。“殚(dān)地力”是指尽了土地的潜力。“愿将骨肉伴枷头”是说农民们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为国家和朝廷缴纳繁重的赋税,可见农民们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

尾联“一时种了黄连种,万代令人苦不休”,写诗人在狱中所想的,也是诗人在忧国忧民的同时,对自己的亲人和百姓们的深深忧虑和思念。“一时”三句是说农民们辛勤地播种黄莲种子,希望它能够生长起来,但是黄莲树却长成了黄色的植物,象征着农民的生活非常艰苦。“黄连”是一种苦味的植物,也比喻痛苦和不幸。“令”指让。“黄连种”是比喻农民的生活非常艰苦。 “万代”三句是说农民们辛苦劳作一生,却换来的是一辈子的痛苦和不幸。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他们的深深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农民苦难生活的描写,揭露了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和盘剥,反映了广大农民在封建统治阶级压迫下所经历的苦难和悲惨命运。诗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表达对农民的关怀和同情,体现了他对社会正义的关注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