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
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
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
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
《别王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
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
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
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
译文
长途跋涉的战马在嘶鸣,我离开亲人手中握着的佩刀。
客人从东道而来路途遥远,归去时北风吹起又寒冷。
时间过得多么萧条冷落,我心中的思乡之情正浓重。
传言你遇到了知心的朋友,你每天行走都穿着厚厚的绨袍。
注释
- 征马嘶长路: 指旅途中马匹嘶鸣声不断回响在漫长的旅途上。
- 离人: 指的是作者自己,因为离家而去。
- 挹: 这里可能是指把佩刀递给别人的动作。
- 东道: 古代文人赴任、出外或访友常取道东方,故称“东道”。
- 北风高: 描述天气寒冷,北风呼啸的情景。
- 时候: 这里指季节,可能是冬天。
- 萧索: 形容凄凉冷落的景象。
- 乡心正郁陶: 形容内心的思乡之情十分浓厚。
- 传君: 指代友人。
- 绨袍: 是一种粗麻布制成的厚衣服,常用来比喻深厚的友情或恩情。
赏析
《别王八》是杜甫对朋友离别情景的描绘,通过描写征马、离人、客人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诗中“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感情。而末两句“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又有对家乡思念的深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