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中旌旆忽缤纷,疑是横行出塞军。
猛焰燎空欺落日,狂烟遮野截归云。
莫嫌牛马皆妨牧,须喜狐狸尽丧群。
只恐风驱上山去,虚教玉石一时焚。
译文:
冬天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是我所见到的景象,都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四 野烧。
注释: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是我所见到的景象,都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四 野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大珠山下看到野火燃烧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野爂(zhú):野火。
旌旆(jīng huì):指军旗。
牛马妨牧:牛马被火烧到无法放牧了。
狐狸尽丧群:狐狸被火烧得全灭了。
虚教玉石一时焚:白白地让玉石在烈火中烧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