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材终得老烟霞,涧底何如在海涯。
日引暮阴齐岛树,风敲夜子落潮沙。
自能盘石根长固,岂恨凌云路尚赊。
莫讶低颜无所愧,栋梁堪入晏婴家。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我奉朝廷之命东行泛舟。我们在大珠山下停泊,所见景物皆入诗篇,其中《石上矮松》一诗最为传颂。

不材终得老烟霞,涧底何如在海涯。

日引暮阴齐岛树,风敲夜子落潮沙。

自能盘石根长固,岂恨凌云路尚赊。

莫讶低颜无所愧,栋梁堪入晏婴家。

注释:中和甲辰年冬十月,我奉朝廷之命东行泛舟。在大珠山下停泊,看到这棵石上的矮松,不禁感慨万分。这棵矮松虽然生长在涧底,但是与那海角上的高大树木相比,也毫不逊色。太阳西沉时,它被夕阳染成一片红霞,与岛上的树林相映成趣;夜半风吹,海浪声如夜子击打沙滩的声音,此情此景令人陶醉。这棵矮松的根盘曲坚固,即使它不能凌云而上,但它的道路并不遥远。不要因为自己地位低下而感到惭愧,它就像晏婴一样,是栋梁之才,可以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赏析:此诗为诗人晚年所写,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和哲学思想。诗人以石上的矮松自喻,表达了他不拘小节、豁达大度的精神风貌。他认为,人的生命就像这棵矮松一样,不论在何处,都应保持坚韧和自信,勇往直前。同时,他也将这种精神品质比作栋梁之才,可以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