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尽儒书鬓皓然,身游城市意林泉。
已因骏马成三径,犹恨胡麻欠一廛。
真玉比来曾不磷,直钩从此更谁怜?
遗民莫恨无高躅,陶令而今亦甚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许。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诗句注释与赏析:
- 读尽儒书鬓皓然
- 解释:读了无数儒家经典,使白发变白。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坚持,展现了他对儒家文化的深厚兴趣。
- 身游城市意林泉
- 解释:虽然身处繁华的城市,但心中向往自然的山水。
- 赏析:这里反映了诗人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仍保持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寻求平衡的心态。
- 已因骏马成三径
- 解释:已经因为骏马拉起了通往三座小山的小路。
- 赏析:这里的“三径”指代诗人居住的地方,也象征着隐居生活的美好。诗人用“骏马”来比喻自己的身份,显示了他对于仕途的不羁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犹恨胡麻欠一廛
- 解释:仍然遗憾自己缺少一片田地。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在仕途上的成就与隐退后的生活,表达了对于物质匮乏的遗憾。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土地和农业的重视,反映出诗人深厚的田园情结。
- 真玉比来曾不磷
- 解释:真正的宝玉,自古以来从不黯淡无光。
- 赏析:这句话比喻了真正的才华或品质,即使历经世事变迁,也不会失去其光辉。诗人以此表达对自己才华的认可和自信。
- 直钩从此更谁怜
- 解释:直钩从此更加没有人怜悯。
- 赏析:这里的“直钩”指的是正直无私的行为,诗人用“直钩”比喻自己的品德高尚,希望别人能以同样的眼光看待自己。
- 遗民莫恨无高躅
- 解释:遗民们不要因为缺乏高尚的典范而感到遗憾。
- 赏析:诗人鼓励遗民们要有更高的追求,要有自己的道德标杆,不要因为环境的限制而失去自我追求的勇气。
- 陶令而今亦甚贤
- 解释:今天的陶渊明也非常贤明。
- 赏析: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明了自己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决心。
译文:
读完儒书使我头发都变白,我在喧嚣的城市中却怀揣着对山林泉石的憧憬。我骑马穿行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就像三座小山间的小径。但我依然遗憾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土,因为我坚信真正的宝玉从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无光。我的正直无私如同直钩般受人尊敬,那些世俗之人不会再对我表示怜悯。我作为遗民,不要因为没有高洁的榜样而感到遗憾。现在的陶渊明也是非常贤明的。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的描绘、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品质和德行的赞扬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