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照槛肃埃氛,百里秋光草树分。
青壁峻时山背日,碧潭空处水销云。
千寻下彻鱼无隐,一点高飞鹭出群。
回首故乡人未去,乱蝉声噪不堪闻。
早秋贵溪南亭晚眺
溪流照槛肃埃氛,百里秋光草树分。
青壁峻时山背日,碧潭空处水销云。
千寻下彻鱼无隐,一点高飞鹭出群。
回首故乡人未去,乱蝉声噪不堪闻。
注释:
- 早秋贵溪南亭晚眺:秋天的早上,在贵溪的南亭上眺望远方。
- 溪流照槛肃埃氛:溪水照在栏杆上,使得空气中的尘埃都被洗涤一清。
- 百里秋光草树分:秋天的景色遍布一百里的地方,草木和树木都显得格外清晰。
- 青壁峻时山背日:青翠的山壁陡峭时,太阳藏在山顶后面。
- 碧潭空处水销云:清澈的碧潭中,水面上的云气仿佛被水蒸散。
- 千寻下彻鱼无隐:深到极点,连鱼儿也找不到藏身之处。
- 一点高飞鹭出群:白鹭展翅飞翔,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 回首故乡人未去,乱蝉声噪不堪闻:回头望去,家乡的人还没有离开,但周围嘈杂的蝉鸣声让人难以忍受。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自然景观。诗人从清晨的贵溪南亭出发,沿着溪水前行,欣赏着沿途的自然风光。随着行程的推进,他发现秋天的景色不仅美丽,而且充满了生机和变化。
首联“溪流照槛肃埃氛,百里秋光草树分”描绘了溪水映照着栏杆,将灰尘洗净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示了秋天的清新与宁静。
颔联“青壁峻时山背日,碧潭空处水销云”,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绘。诗人用“青壁”“碧潭”等词汇,将自然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水销云”这一形象生动的描述,也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清爽气息。
颈联“千寻下彻鱼无隐,一点高飞鹭出群”则转向了动物世界。诗人观察到水中的鱼儿在深水处无法隐藏,而天空中的白鹭则在高空中自由翱翔。这两联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诗歌更具画面感和动态美。
尾联“回首故乡人未去,乱蝉声噪不堪闻”则将读者的视角拉回到诗人自身。他虽然身处异乡,但家乡的亲人还未离去,而周围的蝉鸣声却让他感到难以忍受。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诗意。同时,诗人的情感也在诗歌中得到充分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美感,又有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