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羽朱冠碧树鸡,未鸣先下短墙啼。
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
斜汉繁星当烛尽,淡烟残月映花迷。
景阳宫里晨钟动,不语垂鞭上柳堤。

【译文】

清晨,一只翠鸟和一顶红冠的公鸡在碧树丛中啼叫,它们没有鸣叫先从短墙飞出;窗内是谢娘,她把蛾儿敛起;门外是萧郎,他正驱马嘶鸣。斜汉繁星当烛尽,淡烟残月映花迷;景阳宫里晨钟动,不语垂鞭上柳堤。

【注释】

晓别:早晨离别。

翠羽朱冠碧树鸡:绿羽毛,红头顶的公鸡。

未鸣先下短墙啼:公鸡没有打鸣就先飞到短墙头啼叫。

窗间谢女青蛾敛:窗内的谢娘把眉毛画成蛾形。青:黑色。

门外萧郎白马嘶:门外的萧郎正在赶着白马嘶鸣。

斜汉:斜挂在空中的银河。

繁星当烛尽:星星像蜡烛一样逐渐暗淡。

淡烟残月映花迷:淡淡的烟霭,残留的月亮映照着花丛。

景阳宫:指皇宫中的景阳宫门。

晨钟:清晨的钟声。

垂鞭:系在鞭上的玉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作。全诗通过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惜别之情。前两联写宫中景色,后两联写宫外景象,以景结情。

第一联“晓别”,点明了时间是早晨。首句“翠羽朱冠碧树鸡”,描绘的是一只色彩鲜亮的公鸡。第二句“未鸣先下短墙啼”,写这只公鸡没有打鸣,就先飞到短墙头啼叫。这里的“未鸣”与“先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公鸡的急切心情。“未鸣”是因为它知道主人即将出发,而主人又喜欢早起,所以不想打扰主人的清静。而“先下”则表明这只公鸡非常机敏,也显得非常着急。

第二联“窗间谢女青蛾敛”与“门外萧郎白马嘶”分别描写了两位女子。谢娘是宫女中的一位,她把眉毛画成蛾形,这既是一种美的表现,也是一种无声的诉说。而萧郎则是另一位男子,他在门外驾着白马嘶鸣。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将这位男子的豪迈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联“斜汉繁星当烛尽”与“淡烟残月映花迷”,则描绘的是宫外的景象。繁星闪烁如同蜡烛般逐渐暗淡,而淡淡的烟雾、残留的月光映照在花丛之中,让人感到朦胧而神秘。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四联“景阳宫里晨钟动”与“不语垂鞭上柳堤”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景阳宫里的晨钟响起,但诗人却默默地垂着鞭子走在柳堤上。这既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绘,表现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深深眷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