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明珠戒,庄严佛道场。
身作如来相,心为般若王。
愿早登莲座,口放大圆光。
广照无边界,为佛作桥梁。
开大毗尼藏,名传戒定香。

这首诗的主题是佛教的修行和觉悟,诗人通过描绘佛像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对佛道场的敬仰和对佛法的领悟。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颂 其三

  1. 清净明珠戒,庄严佛道场。
  2. 身作如来相,心为般若王。
  3. 愿早登莲座,口放大圆光。
  4. 广照无边界,为佛作桥梁。
  5. 开大毗尼藏,名传戒定香。

译文:

  1. (这尊)清净的珠子戒,庄严的佛道场。
  2. 身体像如来一样,心灵是般若王。
  3. 希望早日登上莲花座,口中放出大圆光。
  4. 广照无边无际,为佛做桥梁。
  5. 开启广大的毗尼藏经,名传戒定香。

注释:

  1. 清净的珠子戒:指佛教的戒律,即僧侣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2. 庄严的佛道场:指供佛和僧人修行的场所,充满了神圣和庄严的氛围。
  3. 如来相:指佛像的面容,代表着佛教的最高境界和智慧。
  4. 般若王:指般若波罗蜜多,即智慧的国王,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5. 莲座:指佛教中修行者所坐的莲花座,象征着纯净和圣洁。
  6. 大圆光:指佛像口中发出的光明,象征着佛法的普照和智慧的光芒。
  7. 无边界:指佛法的无限性,没有界限和限制。
  8. 桥梁:比喻佛法为人们提供通往真理的道路。
  9. 毗尼藏:指佛教的经典,包括戒律、经文等。
  10. 戒定香:指佛教中的戒律和定力,是修行的基础和核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佛教的修行过程和境界。诗人通过对佛像和修行者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佛法的领悟。诗中运用了许多佛教的概念和象征,如戒律、佛道场、如来相、般若王等,这些词汇和意象都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哲理意味。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既表现了佛教的智慧和精神,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