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言始开阐,云雾上升天。
叆叇垂下布,驶雨遍山园。
百草俱滋茂,五谷皆熟田。
自非慈福力,岂感乐丰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属于七言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采用对仗的手法,形式上整齐划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首句“玄言始开阐”,意指佛教中的玄学思想开始被广泛传播和讨论。玄学是一种关于宇宙起源、万物本质等哲理问题的思考,它起源于印度,经过翻译、传播,逐渐在中国形成自己的体系。

第二句“云雾上升天”,描绘了一幅天空中云层密布的景象。这里的“云雾”象征着佛教思想的影响,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第三句“叆叇垂下布”,形象地描绘了云层的形状和颜色。这里的“叆叇”是指浓重的云层,“下垂布”则意味着这些云层仿佛像一块块白色的布料一样,覆盖在天空上。

第四句“驶雨遍山园”,描述了雨水从乌云之中倾泻而下,滋润着大地的景象。这里的“驶雨”形容雨水迅速而猛烈,“遍山园”则意味着这种雨水滋润了整个山脉,让山间的花草树木得到滋养。

第五句“百草俱滋茂”,进一步描绘了雨水对草木生长的促进作用。这里的“百草”指的是各种草木植物,“滋茂”意味着它们得到了充足的水源和养分,茁壮成长。

第六句“五谷皆熟田”,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对农作物的重要性。这里的“五谷”指的是稻、黍、稷、麦、豆这五种主要的粮食作物,“熟田”则表明这些农作物因为雨水的滋养而长得非常好,丰收在望。

尾句“自非慈福力,岂感乐丰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现象的感慨。这里所说的“慈福力”指的是仁慈的恩泽之力,“乐丰年”则是指美好的丰收之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和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农业丰收的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