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城还拥入,师以接人劳。
过午休斋惯,离经吐论高。
顶寒拳素发,珠锐走红绦。
终忆泉山寺,听猿看海涛。

【注】:

  1. 谢城:指谢公山。
  2. 师:僧人的尊称。
  3. 离经吐论高:离开佛经,论述道理。
  4. 顶寒拳素发:顶着寒冷,头发都变白了。
  5. 珠锐走红绦:像珍珠一样锐利的牙齿在红色腰带上行走。
  6. 终忆泉山寺:最后还想念泉山寺。

【翻译】:
谢城还拥入,师以接人劳。
过午休斋惯,离经吐论高。
顶寒拳素发,珠锐走红绦。
终忆泉山寺,听猿看海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怀光上人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怀光上人的深情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他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第一句“谢城还拥入,师以接人劳”描述了诗人回到谢城时的情景。他刚一进门,就被师人们热情地迎接,这让他感到非常劳累。这里的“接人劳”既表现了僧人们的淳朴善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句“过午休斋惯,离经吐论高”描写了诗人在寺院的生活。过午休斋是他每天必做的工作,而离经吐论则是他对佛经的研究和讲解。这里的“离经”指的是远离世俗生活,专心修行;“吐论”则是指他的学问和见解非常深刻。

第三句“顶寒拳素发,珠锐走红绦”进一步描绘了僧人们的形象。他们顶着严寒,依然坚持修习佛法,他们的发色已经变得苍白,但他们的眼神仍然坚定。这里的“珠锐”形容他们的牙齿如同珍珠一般锐利,而“走红绦”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行动迅速。

第四句“终忆泉山寺,听猿看海涛”是全诗的结尾,也是对诗人情感的升华。他心中始终记得泉山寺的美好回忆,每当听到山中的猿猴啼叫和观看大海波涛时,他都能感受到那份宁静和自由。这里的“终忆”强调了他与泉山寺之间的深厚感情。

整首诗通过对怀光上人的描绘,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与僧人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