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入庐岳,数宿在灵溪。
残烛松堂掩,孤峰月狖啼。
平生为客老,胜境失云栖。
纵有重游日,烟霞会恐迷。

【注释】

忆庐山旧游:回忆过去在庐山的游乐。庐岳:指庐山。灵溪:指庐山上的水帘洞。残烛松堂掩,孤峰月狖啼:用典。“残烛”是李白的自比。“月狖啼”即“猿啼”,猿啼常与猿声同义连文。猿啼,形容凄切哀婉的声音。意思是说,我如今像残烛一样,被隐居的生活所煎熬,而那灵溪边的松亭,已被岁月掩埋了。“孤峰”是李白的自比。“胜境失云栖”的意思是说,我当年曾经在这座山上居住过,现在却已失去了这种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5)离开长安后,在庐山隐居时所作的诗。首联回忆自己前年入庐陵山,数夜住于灵溪;第二联写灵溪边的松亭已隐没不见,只有孤峰在月光下发出凄厉的叫声;第三联说自己已为客多年,如今已到老年,而那庐山的胜景已不复存在;尾联说虽然还有重游之日,可是到了那时,也许就会因迷恋烟霞而迷失方向。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和留恋之情。首联回忆自己在庐山的游乐生活,表明自己的志趣所在。颔联则以“残烛”“孤峰”比喻自己,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怀念和留恋。颈联进一步写自己因迷恋庐山风光而忘却了世事,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留恋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