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比要离生缘,争是争名更在先。
说法谩称狮子吼,魅人多使野狐涎。
行婆饷送新童子,居士抄条施利钱。
蚕食万民何所用,转教海内有荒田。
这首诗的原文是:
出家比要离生缘,争是争名更在先。
说法谩称狮子吼,魅人多使野狐涎。
行婆饷送新童子,居士抄条施利钱。
蚕食万民何所用,转教海内有荒田。
诗句解析:
- “出家比要离生缘” - 这是第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出家僧人与历史上的智将要离(一名须夷)的关系进行比较的思考。
- “争是争名更在先” - 第二句诗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在名利的追求上,僧侣和英雄是否有不同的看法。
- “说法谩称狮子吼” - 此句指出僧人虽然能大声宣讲佛法,但可能缺乏智慧,如同狮子怒吼却无实质。
- “魅人多使野狐涎” - 第四句诗暗示僧人利用迷惑人的技巧,类似于野兽用口水引诱猎物。
- “行婆饷送新童子” - 第五句提到僧人以供养为手段,试图培养自己的势力。
- “居士抄条施利钱” - 第六句说明信徒们通过捐赠金钱来支持僧人,这反映了僧人的经济状况。
- “蚕食万民何所用” - 第七句诗人质疑僧人的教义是否真正有益于人民。
- “转教海内有荒田” - 最后一句表明僧人的行为最终导致社会荒芜,国家贫弱。
译文:
僧人出家追求的是与历史上的英雄相似的生命意义,他们是否更在乎名声胜过了实际行动?僧人的宣讲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只是像狮子一样吼叫却没有实质内容。僧人利用诱惑人心的手段来吸引人们,就像野兽用口水来诱饵动物一样。僧人用供养作为手段来培养自己的势力,而信徒们则通过捐款支持他们。这种宗教行为是否真的对人民有益呢?最终,他们的教义反而让国家变得荒芜,百姓生活贫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的描绘,揭示了其表面的繁荣和内在的空虚。诗人通过对比英雄与僧人的行为,批判了那些只注重名利而忽略实质内容的僧侣。此外,诗歌也讽刺了信徒们盲目支持僧人的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和国家问题。整体上,诗歌反映了诗人对当时僧侣行为的不满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