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来降诞为官家,堪笑群胡赞佛牙。
手软阿师持磬钹,面甜童子执幡花。
纵饶黎庶无知识,不可公王尽信邪。
捧拥一函枯骨立,如何延得寿无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第一句:“比来降诞为官家,堪笑群胡赞佛牙。”
译文:最近降生为官家,真是可笑那些胡人赞美佛牙。
注释:这里用“群胡”指代佛教徒,“降诞”是指佛教中佛陀诞生的说法,“官家”指的是当时的皇帝或统治者。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徒过于虔诚地赞美佛牙的行为的嘲笑。
第二句:“手软阿师持磬钹,面甜童子执幡花。”
译文:手软的阿师拿着磬和钹,脸上带着微笑的童子拿着幡花。
注释:这里的“阿师”是指僧人,“磬”是一种打击乐器,“钹”是一种金属制的铙钹,“幡花”是一种装饰性的彩幡。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僧侣们手持法器,面带笑容的形象。
第三句:“纵饶黎庶无知识,不可公王尽信邪。”
译文:纵使老百姓没有知识,也不能让公王们完全相信迷信。
注释:这里的“黎庶”是指平民百姓,“公王”是指古代的国王或诸侯,“无知识”表示他们不了解佛法的真实含义,“信邪”是指迷信。这句诗强调了即使百姓无知,也不能让他们盲目信奉迷信。
第四句:“捧拥一函枯骨立,如何延得寿无涯。”
译文:捧着一函枯骨站立,如何延长生命到无尽的岁月。
注释:这里的“枯骨”指的是死去的人的骨头,“一函”是指一个盒子,用来装这些骨头。这句话表达了对于死亡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短暂感伤。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佛教徒过度崇拜佛牙的现象进行讽刺,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盲目信仰和迷信的批评。同时,通过描绘僧侣们的形象,展现了他们的宗教仪式和生活状态。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