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既识砂中汞,须求铅里金。
二味实天地之大宝,日月之至精。
炼得此者,下鬼不欺。

诗句释义及赏析

  • 第一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注释:这里指的是阴阳五行理论中的对立与统一。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基本概念,代表事物的两种相反而又相互依存的性质。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宇宙万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面,即“阴”和“阳”。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强调了事物内部复杂性和多样性。

  • 第二句:“既识砂中汞,须求铅里金。”

注释:汞是指金银铜等贵金属的一种,常用于提炼。这里的“砂”指的是含有汞的矿石。而“铅”在古代炼丹术中也常用作提炼金的成分。

赏析:这句话意味着要识别出有价值的物质(如汞),然后通过提炼过程寻找到更珍贵的金属(如铅中的金)。这反映了古人在追求更高价值时所采用的方法,即通过提炼、加工将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 第三句:“二味实天地之大宝,日月之至精。”

注释:“二味”指的就是前两句提到的汞和金两种元素,它们被视为珍贵至极。”大宝”表示非常珍贵,”至精”则形容它们极为纯净、完美无瑕。

赏析:这句话赞颂了汞与金这两种元素的珍贵性,强调了它们是构成天地、日月等自然现象的关键成分,具有极高的价值。

  • 第四句:“炼得此者,下鬼不欺。”

注释:炼指的是提炼或提炼。”下鬼不欺”在这里可能是指炼制出高质量的汞或金,使得鬼神也不敢欺骗。

赏析:整句话表达了通过精炼手段获得高质量材料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经过精心提炼的材料才能不被虚假所惑,反映出对真实与诚信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汞与金这种珍贵材料的描绘,展示了古人对于自然界中物质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提炼过程中的技艺与智慧。同时,它也体现了一种追求高价值、真实与诚信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