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同日事征西,今日君先奉紫泥。
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
野人不识中书令,唤作陶家与谢家。
君若有心求逸足,我还留意在名姝。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第一句“两人同日事征西,今日君先奉紫泥。”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描述两位友人共同参与了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即征伐西戎(古代指西方少数民族)。这里的“紫泥”可能指的是皇帝的诏书或者某种重要的公文。这句诗表达了对朋友之间团结一致、共同承担责任的情感。

第二句“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山示武夫。”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胜利后的期待。这里提到的“贼垒”可能指的是敌方的城堡或要塞,而“仙山”则可能象征着遥远的地方或者和平的景象。诗人希望在战胜敌人后,能平安无事地回到家乡。同时,他也提醒朋友不要将这种胜利展示给那些只知道武力的人。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胜利后生活安宁的期望,以及对朋友的忠告。

第三至第四句“野人不识中书令,唤作陶家与谢家。”则是诗人自谦之辞,表达了自己的朴素和谦逊。这里的“中书令”是唐代官职,诗人自称“野人”,暗示自己并非出身高贵,而是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田园的普通人。同时,他将自己比作陶潜和谢灵运,这两位都是著名的隐士,他们的作品被世人传颂。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

最后一句“君若有心求逸足,我还留意在名姝。”则是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和期望。这句话中的“君若有心求逸足”,可以理解为诗人鼓励朋友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满足,而不是仅仅追求物质上的富足。而“我还留意在名姝”则表明诗人自己仍然关注着名声和美貌,但他更看重的是内在修养和精神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述、对友情的表达以及对个人志向的阐述,展示了一种淡泊名利、注重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也通过自谦和劝勉的方式,传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