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福从来岂自主,俗情淫祀也堪愁。
拜时何用频偷眼,未必泥人解点头。
【注释】:
祸福从来岂自主:指命运、福祸不由人自己主宰。
拜时何用频偷眼:在祭祀的时节,为什么要频频地斜着眼睛看人?
未必泥人解点头:不一定真的会像泥塑的偶像那样点头哈腰。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以“祀圣君”为题,借咏人祀圣君,讽刺那些盲目崇拜、迷信神鬼的行为。全诗语言简练,意蕴深长,耐人寻味。
首句点明主旨:“祸福从来岂自主”,指出人们的命运、福祸不由自己主宰。作者认为,人们的祸福是上天决定的,人是无法主宰的。这一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第二句进一步阐述这一观点,并指出人们的俗情、淫祀也使人感到愁苦。作者认为,人们的俗情、淫祀都是迷信的表现,这些行为令人感到烦恼和痛苦。
第三句提出一个问题:祭祀之时,为什么要频频地斜着眼睛看人?这实际上是对那些盲目崇拜、迷信神鬼的人的嘲讽。作者认为,这些人只是一味地相信神灵的力量,而忽略了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这些盲目崇拜、迷信神鬼的人,不一定真的会像泥塑的偶像那样点头哈腰。这里的“未必”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这类人的看法,认为他们只是表面的奉承。这种看法既辛辣尖锐又富有讽刺意味。
这首诗以咏人祀圣君为主题,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关系,揭示了人们盲目崇拜、迷信神鬼的现象及其危害。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道理,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受到启发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