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君垂衣裳,荡荡若朝旭。
大观无遗物,四夷来率服。
清晨回北极,紫气盖黄屋。
双阙耸双鳌,九门如川渎。
梯山航海至,昼夜车相续。
我恐红尘深,变为黄河曲。
诗句释义
- 煌煌京洛行:辉煌的京城洛阳之行
- 圣君垂衣裳,荡荡若朝旭:圣明的君主穿着华丽的衣服,其威仪如初升的朝阳般明亮照耀
- 大观无遗物,四夷来率服:广阔的视野中没有遗漏的东西,四方的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的统治之下
- 清晨回北极,紫气盖黄屋:在清晨时分返回北极星的位置,紫气笼罩着黄色的宫阙(皇帝居所)
- 双阙耸双鳌,九门如川渎:两座高耸的宫殿(阙)如同两条巨鳌(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九个城门宛如滔滔不绝的河流
- 梯山航海至,昼夜车相续:人们跋山涉水而来,日夜不停歇地追随君王的脚步
- 我恐红尘深,变为黄河曲:我害怕被这红尘深深困住,以至于变成了黄河曲折迂回的水流
译文
辉煌的京城洛阳之行,圣明的君主穿着华丽的衣服,其威仪如初升的朝阳般明亮照耀。广阔的视野中没有遗漏的东西,四方的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的统治之下。清晨时分返回北极星的位置,紫气笼罩着黄色的宫阙。两座高耸的宫殿如同两条巨鳌,九个城门宛如滔滔不绝的河流。人们跋山涉水而来,日夜不停歇地追随君王的脚步。我害怕被这红尘深深困住,以至于变成了黄河曲折迂回的水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帝王出行的颂扬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帝王的威严和盛况。首句“煌煌京洛行”直接点出了主题,表达了对帝王出行场景的赞美。第二句“圣君垂衣裳,荡荡若朝旭”则进一步描绘了帝王的风采,既展现了其文治武功,也表达了对其德泽广布天下的美好愿景。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述帝王的权威和治理成果,展现了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局面。最后两句则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表达了对于帝王统治下的盛世景象的向往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既有对帝王的赞美,也有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