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闽中路,遥知别后心。
猿声入岭切,鸟道问人深。
旅食过夷落,方言会越音。
西征开幕府,早晚用陈琳。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背诵、理解与默写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诗句内容,对关键词语进行注释;然后写出译文;最后写出赏析。考生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再逐句翻译,注意不能遗漏关键词语;然后按要求作答即可。
这首诗是王勃送别崔载华张起之闽中而作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其一路平安的美好祝愿。
【答案】
- 不识:不了解。
- 猿声:指山林中的猿猴叫声。猿声入岭切:猿猴的叫声在山间回荡(声切)。
- 越音:指吴越方言。
- 西征:向西进发。开幕府:设营帐,即率军出征。
【赏析】
首联“不识闽中路”,表明自己初到福建时对那里的地理环境并不熟悉。但诗人却能从对方的来信中得知离别后他的心情和感受,这正说明了诗人对朋友的了解和关心,也体现了诗人的真挚友情。
颔联“猿声入岭切,鸟道问人深”。意思是:山间的猿啼声声切切,使人感到心酸难当,鸟语啁啾,山路崎岖险深。两句都是写景,但所写景物不同。“猿声”写听觉;“鸟道”写视觉。“切”字突出了山高路陡,猿啼声切的感觉。“问”字则把行人比作迷路者,既写出了山路的艰险曲折,又写出行者内心的焦急。
颈联“旅食过夷落,方言会越音”。意思是:沿途吃着百姓的饭菜,住过夷人的村落,学会了吴、越地区的方言。两句都写生活,但侧重点不同。“过夷落”一句,写的是行路过程;“方言会越音”一句,写的是生活体验。“过”、“会”两个动词,把旅行者的生活经历写得十分生动。
尾联“西征开幕府,早晚用陈琳。”意思是:我将要奉命西征,为主帅设置幕府,随时可以调用陈琳出谋划策。这里运用典故,意在表达自己的壮志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