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戍烟孤,茫茫塞草枯。
陇头那用闭,万里不防胡。
《平蕃曲》是唐代刘长卿的一组边塞诗,共三首,此为其二。其内容侧重表现边关戍守以及开边拓土的边塞战争,引用了窦宪、耿秉出击匈奴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内涵。下面将结合诗句进行逐句释义:
- 渺渺戍烟孤
- 戍烟:指边疆哨所升起的烟雾。
- 渺渺:形容烟雾飘渺不定,给人以深远和遥远的感觉。
- 孤:孤独,这里形容戍卫之地显得格外孤单。
- 茫茫塞草枯
- 塞草:塞外的草。
- 枯:枯萎,凋敝。
-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 用:因为。
- 陇头那用闭
- 陇头:指边境的关口或山口。
- 那用:哪里用得着,表示完全不需要。
- 关:此处指边防关口。
- 万里不防胡
- 不防胡:不用防备胡人(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防:防备。
- 胡: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戍卫之地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防将士的深深关切和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唐代边塞战争的艰辛与危险,以及对和平安宁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