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
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

【注释】

学阮公体:即学陶潜《咏荆轲》诗。三首:指陶潜《咏荆轲》中的三首诗。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年少之时,满怀壮志,坚信自己的理想。

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认为只有直的东西才能直,但怎么知道室内的东西不能欺骗人呢?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在多次胜利中,很难想到敌人的计谋;经历三次挫折之后,才能成为良医。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人生如果没有不顺的时候,怎么能去羡慕了解自己的人呢?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诗人借陶潜的典故,抒发了人生坎坷、世态炎凉的感慨。

“少年负志气”,开篇即表明自己年少时就怀有壮志豪情,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这里的“志气”不仅仅是指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更是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他坚信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是正确的,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和诱惑而动摇。

“信道不从时”,表达了他对传统的尊重和坚守。他认为只有遵循正确的道理和规范,才能取得成功。然而,现实却常常让人感到失望和困惑,许多人都在追求名利和享乐,而忽略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诗人对此深感忧虑和无奈。

“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讽刺。他认为只有正直和真诚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而那些心怀叵测、虚伪狡诈的人则会遭到世人的唾弃和排斥。这种观念在当时是非常超前和大胆的,因为它挑战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道德标准。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则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感悟。他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是,只有经过多次失败和挫折的磨炼,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这是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它们使我们更加成熟和坚强。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从错误中汲取力量,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这是诗人对于友情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深刻理解和把握。他认为只有在人生道路上经历了风雨和磨难,才能真正体会到朋友之间的相互扶持和关爱。因此,他对于那些只是表面上的亲近和交往的人并不屑一顾,而对于那些真正懂得珍惜和关心他的人则倍感珍重。这种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前卫和独特的,因为它突破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和人际交往模式。

这首诗通过对陶潜典故的引用和自己经历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领悟。他主张坚持信念、追求真理、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同时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真挚友情的重要性。这些思想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和文化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方法指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