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逢此不开颜。
几度遨游意自闲。
里面睹如千圣窟,外边看似八珍山。
云程渐喜将身上,月柱仍疑展手攀。
每度下来回首望,如从天上到人间。
这首诗是赞普满塔的十首诗中的第四首,通过描述藏传佛教中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在宗教修行过程中的内心体验。
何人逢此不开颜。 -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在遇到某些事情时,内心的喜悦和平静,仿佛遇到了佛法中的某些境界或真理,使得他/她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笑容。
几度遨游意自闲。 - 这一句描述了作者多次进行修行、参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她感到内心的宁静和自在,仿佛在云游四海,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里面睹如千圣窟,外边看似八珍山。 - 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所见到的两种不同的境界。”里面”指的是内心的世界,”千圣窟”是指佛教中认为的极乐世界。”外面”则是外在的世界,”八珍山”则是指佛教中的八功德山,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云程渐喜将身上,月柱仍疑展手攀。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逐渐对佛理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感到一种深深的喜悦和满足感,就像云层在天空中慢慢飘过一样。同时,作者也对佛教中的一些神秘事物(如月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想要伸手去触摸,但又因为缺乏足够的知识而犹豫不决。
每度下来回首望,如从天上到人间。 -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在每一次修行结束时,都会回头望向远方,仿佛从一个高高的天上回到了人间。这不仅是对修行过程的一种感慨,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