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初修罗汉僧。
夷门行化显威神。
连淮接海求梁栋,似电如雷运斧斤。
碑上细微镌盛事,佛前端正塑全身。
当时宝塔新修日,此会终无见者人。
【注释】
见说:听说。初修罗汉僧:指当初建塔时是修一座罗汉寺的。夷门:山名,在今四川彭山境内。行化:指僧人布施教化。显威神:显示威严和神力。连淮接海:指从淮河到海滨,形容地域广阔。求梁栋:请求造大屋,梁与栋是构成房屋的主要部分,比喻求得栋梁之才,即得到人才或物力的资助和支持。似电如雷:像闪电、雷声一样迅猛。运斧斤:用斧头砍伐林木,比喻兴建功业。碑:碑文,碑上刻着文字说明建造此塔的意义。镌盛事:刻着重要的事迹。佛端:佛像的前端,指佛像的前额部分。塑全身:雕塑整个身体的雕像。宝塔新修日:指修建宝塔的新日子。会:集会。终无见者人:永远没有人能够看见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为纪念唐玄宗开元年间所建的九层宝塔所写的赞颂之作,共有十首诗。
第一首写宝塔的建造。“见说初修罗汉僧”句,点明宝塔初建之时,是作为供奉罗汉的寺院建筑。“夷门”两句赞美宝塔的地理位置,以及它的雄伟壮丽和气势非凡。这两句中,“夷门”是指岷江的入川口,“连淮接海”则描绘宝塔所处的地理位置,既有江水又有大海,可谓地利之便。“求梁栋”,喻求栋梁之才;“似电如雷”,喻势如雷霆,不可阻挡。“雕镌盛事”、“佛端塑身”等句,都以夸饰的笔法,描写宝塔的建筑之美,并暗示了宝塔的功德之大。
第二首主要写宝塔的宏伟壮观。“当时宝塔新修日”句,点明宝塔建成之日。“此会终无见者人”句,表明作者虽然曾亲眼目睹过宝塔的雄伟壮丽,但终究没有机会再次看到它。
第三至六首,主要写宝塔的功德和作用。前三首分别写宝塔的庄严雄伟、佛祖的慈悲智慧以及佛教文化的传播。第四首,作者将宝塔比作雷鸣电闪,来比喻它所起的作用,同时也暗示了宝塔的崇高地位和伟大功绩。第五首,通过写宝塔对人们的影响,进一步强调了宝塔的功德。第六首则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他对佛法无边、众生皆苦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体现了宝塔的宏伟壮丽,又展示了其功德和作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