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溴梁会,岂伊无诸侯。
群臣自盟歃,君政如赘旒。
有力则宗楚,何人复尊周。
空文徒尔贬,见此眦血流。

【注释】:

溴梁会:指公元前638年,齐、宋、鲁在鄳(今山东单县东北)结盟。

赘旒:附赘悬疣,形容君主无德而得国。

宗楚、尊周:都是比喻诸侯拥立霸主的行径。

空文徒尔贬:意思是说空话有什么用。

见此眦血流:看到这样的事实,连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赏析】:

《读谷梁传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是杜甫读了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谷梁传》之后有感而作的。作者通过对历史的评述,抒发了他对当时统治阶级专权跋扈、排斥贤才的深刻愤慨。

“忆昔溴梁会,岂伊无诸侯。”这里说的是公元前638年的一场盟会。当时,齐、宋、鲁三国会聚于鄳地,订立了盟约,并共同拥戴周王朝的天子。诗中“岂伊”两句的意思是:难道我们没有诸侯吗?这一句看似对前句疑问的回答,实则是反问。“溴梁会”是当时的一次重大的政治活动,但这次活动并没有给周王朝带来什么好处,反而使周天子的权威受到了损害,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群臣自盟歃,君政如赘旒。”这里说的仍然是关于那次盟会的情况。当时,诸侯们纷纷宣誓效忠,但这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们各自心怀鬼胎,图谋不轨。至于周天子,更是如同悬挂在高高车辕上的赘疣一样,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这里的“赘旒”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周天子的虚弱无力。

“有力则宗楚,何人复尊周?”这句诗进一步揭露了诸侯们的阴谋诡计。他们各自拉拢自己的势力,企图通过拥立霸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一来,整个周王朝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却无人敢去尊奉他。

“空文徒尔贬,见此眦血流。”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之词。他认为,这些诸侯们的所谓盟约只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而对于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却因为被排挤而无法施展才华,甚至因此而流血牺牲。这种残酷的现实让诗人感到无比痛心和愤怒。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评述,表达了对当时政治黑暗和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正义事业的坚定支持和对黑暗势力的强烈谴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