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无苦,亦无乐,本来自性无缠缚。
垢即净,净即垢,两边恶境无前后。
亦无垢,亦无净,大千同一真如性。
药是病,病是药,到头两事浑捻却。
亦无药,亦无病,正是真如灵觉性。
魔是佛,佛是魔,如影随形水上波。
亦无魔,亦无佛,三界比来无一物。
凡即圣,圣即凡,色里胶清水里咸。
亦无凡,亦无圣,万行扫除无一行。
真中假,假中真,自是凡夫起恶尘。
亦无真,亦无假,若不呼时谁应者。
本无姓,本无名,只么腾腾信脚行。
有时市廛并屠肆,一叶莲花火上生。
也曾策杖游京洛,身似浮云无住著。
究竟从来是寄居,他方处处无缠缚。
若觅戒,三毒药病何时瘥;
若觅禅,我自纵横大可怜。
不是狂,不是颠,在世间中出世间。
时人不会此中意,打著南边与北边。
若觅法,鸡足山头问迦叶。

一砵歌

这首诗是禅宗的一首偈语,其大意为:本无苦乐,本来清净,两边恶境无前后。药是病,病是药,到头两事浑捻却。亦无药,亦无病,正是真如灵觉性。魔是佛,佛是魔,如影随形水上波。亦无魔,亦无佛,三界比来无一物。

译文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一、无苦乐,本来清净,两边恶境无前后。
注释:这里强调的是内心的宁静和清净,不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赏析:这是对内心状态的描述,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超脱,不受外界事物的干扰。

二、药是病,病是药,到头两事浑捻却。
注释:这里的“药”和“病”、“两事”指的是修行和欲望。
赏析:这是对修行态度的描述,强调在面对诱惑时要坚定自己的修行目标,不被欲望所动摇。

三、亦无药,亦无病,正是真如灵觉性。
注释:这里的“真如”是指佛教中的真理或本性。
赏析:这是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强调要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就是真理,不需要通过外在的修行来获得。

四、魔是佛,佛是魔,如影随形水上波。
注释:这里的“魔”和“佛”分别代表着世俗的欲望和超脱的禅意。
赏析:这是对佛教中“空”的观念的阐述,强调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绝对的对立。

五、亦无魔,亦无佛,三界比来无一物。
注释:这里的“三界”指的是色界、欲界和有情界。
赏析:这是对佛教中“空”的观念的进一步阐述,强调一切皆空,没有固定的物质存在。

六、凡即圣,圣即凡,色里胶清水里咸。
注释:这里的“圣”和“凡”分别代表佛教中的圣人和普通人。
赏析:这是对佛教中“众生平等”观念的表达,强调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应该以平等的心态看待世间的一切。

七、亦无凡,亦无圣,万行扫除无一行。
注释:这里的“万行”指的是所有修行的行为。
赏析:这是对佛教中“不立文字”观念的阐述,强调不要刻意去追求某种修行方式,而是要自然而然地去体验和领悟。

八、真中假,假中真,自是凡夫起恶尘。
注释:这里的“真”和“假”分别代表着真实和虚假。
赏析:这是对佛教中“无常”观念的阐述,强调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

九、亦无真,亦无假,若不呼时谁应者。
注释:这里的“呼”指的是发出声音。
赏析:这是对佛教中“声闻”和“菩萨”的区别的讨论,强调要根据自己的修行程度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和境界。

十、本无姓,本无名,只么腾腾信脚行。
注释:这里的“姓”和“名”分别代表着姓氏和名字。
赏析:这是对佛教中“无我”观念的阐述,强调不要执着于自我形象和身份地位,要像一只自在行走的信步僧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十一、有时市廛并屠肆,一叶莲花火上生。
注释:这里的“市廛”和“屠肆”分别代表着市场和屠宰场。
赏析:这是对佛教中“色即是空”观念的阐述,强调世间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绝对的界限。
十二、也曾策杖游京洛,身似浮云无住著。
注释:这里的“策杖”指的是拄着拐杖。
赏析:这是对佛教中“身外无身”观念的阐述,强调不要过度执着于自己的身体形象,而要以一颗平静的心来应对世间的种种纷扰。
十三、究竟从来是寄居,他方处处无缠缚。
注释:这里的“他方”指的是其他的地方或世界。
赏析:这是对佛教中“无我相”和“空性”观念的阐述,强调不要过于执着于自我形象和身份地位,而要以一颗宽广胸怀来接纳世间的一切。
十四、若觅戒,三毒药病何时瘥;
若觅禅,我自纵横大可怜。
注释:这里的“戒”指的是佛教中的戒律。
赏析:这是对佛教中“戒”和“禅”两种修行方法的对比。一方面强调要遵循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另一方面则提倡以一颗豁达之心来对待世间的一切。这两种观点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
十五、不是狂,不是颠,在世间中出世间。
注释:这里的“狂”和“颠”分别代表着狂热和癫狂的状态。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既不是盲目的追求名利权位,也不是陷入疯狂的状态无法自拔。而是在世间中寻求一种平衡和安宁的方式,既能享受世间的美好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平静。这种生活态度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十六、时人不会此中意,打著南边与北边。
注释:这里的“此中意”指的是这种生活态度和方法。
赏析:这句话是在告诫后人不要被世俗的眼光所迷惑不要过分追求名和利否则就会迷失自我陷入无尽的纠结之中无法自拔。只有真正理解并接受这种生活态度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达到真正的人生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