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回瞻望敦煌道,千里茫茫尽白草。
男儿留滞暂时间,不应便向戎庭老。

【注释】

  1. 敦煌:今甘肃省敦煌县,是古代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
  2. 瞻望:远望。
  3. 戎庭:指边境。
  4. “不应”句:男子汉应该立功边疆,不应滞留在家老死。
    【赏析】
    《望敦煌》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于王维任右拾遗期间,他目睹了唐王朝边塞危机,对朝廷的昏庸和边关将领的怯懦深感忧虑,于是写下这首诗。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壮阔,表达了诗人忧国怀人的情怀。
    “数回瞻望敦煌道”,首句开门见山,直点出题旨。次句“千里茫茫尽白草”一句,以景托情,渲染了一种苍茫、辽远、荒寒的气氛。诗人从眼前所见出发,联想到自己与友人在沙漠中的遭遇,从而抒发了内心的苦闷和悲愤之情。
    “男儿留滞暂时间,不应便向戎庭老。”末两句,是诗人由眼前之景引发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忧国爱民、志在四方的思想感情。前句“男儿留滞暂时间”是说有志者应在沙场建功立业,而自己却滞留在家。后句“不应便向戎庭老”则是说有志者应到边疆去建功立业,而不是在这里虚度年华。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那种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一部分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
    此诗语言质朴,意境壮阔,表达了诗人忧国怀人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