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焉独立思畴昔,忽尔伤心泪旋滴。
常时游涉事文华,今日羁缧困戎敌。
知音好识竟何在,黯然已矣山河隔。
吊影惭魂嗟一身,夕往朝来绝三益。
非论邂逅离朋友,抑亦沦济雕羽翮。
自怜销瘦衣渐宽,谁念恓惶心转窄。
近来殊俗盈衢路,尚见蒿莱遍街陌。
屋宇摧残无个存,犹是唐家旧踪迹。
城边谷口色苍茫,木落霜飞风淅沥。
凌晨煞气半天红,薄暮寒云满山白。
羁绁时深情愤怒,漂泊乡遥心感激。
不忧懦节向戎夷,只恨更长愁寂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绘了诗人在晚秋时节的羁旅之愁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译文:
- 寂静地独自站立,思念过去的岁月;突然间心中涌起伤心之情,泪水不自觉地滴落下来。
- 过去经常四处游历,文采斐然;如今却困于战火之中,无法自由行动。
- 知音难觅,究竟何去何从?我黯然神伤,山河相隔。
- 只能独自吊影自怜,魂魄飘荡,一天比一天更加孤独。
- 无论偶然还是刻意地与朋友分别,或者沉沦于世俗中失去锐利的羽翅。
- 自怜身体消瘦,衣服逐渐宽松;谁又能体会我的焦虑和不安?
- 近来看到街上的百姓异常艰难,仍能看到蒿草覆盖的街道。
- 房屋毁坏,没有幸存者,但依然保留着唐家的痕迹。
- 城边谷口景色苍茫,树木凋零,霜雪纷飞,寒风刺骨。
- 清晨时分,天空一片红霞;傍晚时分,寒云密布,满山遍野的白雪皑皑。
- 我被羁绊束缚,心怀愤怒;漂泊在外,心中充满感激。
- 我不担忧自己的懦弱,向戎夷之人低头屈服;只恨自己更长夜难眠,寂寥无声。
注释:
- 悄焉: 形容静默无声的样子。
- 思畴昔: 怀念过去的时光。
- 忽尔: 突然之间。
- 伤心泪旋滴: 突然感到悲伤而流泪。
- 文华: 文化和艺术的风采。
- 羁缧: 被囚禁的状态。
- 戎敌: 敌对势力或敌人。
-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的人或知己。
- 黯然已矣: 心情沮丧、失望至极。
- 山河隔: 地理上的距离或障碍。
- 吊影惭魂: 形容因思乡而心烦意乱的样子。
- 夕往朝来: 比喻时间的流逝。
- 三益: 指三种好处或恩惠。
- 邂逅: 偶然相遇。
- 离朋友: 与朋友别离。
- 流亡: 流离失所,被迫离开故乡。
- 憔悴: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的样子。
- 怆然: 伤感、悲痛的样子。
- 殊俗: 不同寻常的风俗。
- 尚见: 还见到。
- 屋宇: 房屋。
- 摧残: 破坏毁坏,这里指房屋遭到破坏。
- 唐家旧踪迹: 唐朝的遗迹和痕迹。
- 谷口: 山谷入口。
- 木落: 树木凋零。
- 霜飞: 雪花飘落。
- 淅沥: 雨声或风声细碎连续不断的声音。
- 羁绁时情: 被束缚时的愤怒和不满。
- 漂泊乡遥: 在外地漂泊,远离家乡。
- 懦节: 懦弱,不敢反抗。
- 更: 加强语气。
赏析:
这首诗以“晚秋羁情”作为开头,点明季节和情感基调,紧接着表达了诗人因战乱而陷入困境的哀叹。诗中有多个转折和对比,如“常时游涉事文华”与“今日羁缧困戎敌”形成鲜明对照,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活的艰辛。此外,诗歌中还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来反映内心的情绪变化,如“屋宇摧残无个存”,生动地描绘了战争对家园的破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