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
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注释
我(我): 主,佛教用语。“我”是佛的别名,表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一(一个、等同的意思): 数词,用于表达数量。
布袋(布袋僧):指布袋和尚,为禅宗六祖惠能的弟子。他常以布袋装饭食,行于市中乞食为生。后被密宗奉为观世音菩萨化身。
虚空(空):佛教术语,指宇宙万物皆为因缘和合而成的,不存在固定的自性。
无挂碍:没有牵挂、束缚。
展(展开): 动词,表示打开、展开。
遍(遍及): 副词,表示到处、全部。
十方:佛教用语,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泛指整个世界。
入时:进入时刻、时机。
观自在:即观世音菩萨,又称阿弥陀佛,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菩萨,象征慈悲与智慧。
赏析
这是一首偈语诗。它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领悟和追求。首先,作者通过“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布袋和尚的形象。布袋和尚是一个禅宗僧人,他常常以布袋作为法器,象征着他随遇而安、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同时,他也象征着佛法的无边无际,没有任何束缚和障碍。接着,“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这两句则是进一步阐述佛法的内涵。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佛法如同布袋一般,能够容纳万象,无所不包;而且只要我们用心去体悟佛法,就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心灵的清净和自在。这种境界正是作者所追求的,也是佛法所倡导的目标。总的来说,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它既体现了佛教的教义,又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