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
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
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
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
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
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这首诗的译文是:我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这首诗的注释是:偈,一种佛教诗歌,以四句为一节,每节的首行称为“颂”,末行称为“偈”。这首诗的每一节都是一个颂和一首偈的组合。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佛身的描述。诗中提到“吾有一躯佛”,指的是诗人自己是一个佛。接下来,诗人描述自己的佛身,说它不塑也不装,不雕也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这说明诗人对自己的佛身有一种特殊的理解,认为佛身不需要任何装饰,保持自然就是最好的。
诗人描述了人们无法画出佛的形态,甚至盗贼也偷不走佛的形象。这是因为佛的形态是自然形成的,不是通过人为的塑造或雕刻而成的。这说明了佛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不需要任何外力来改变其形态。
诗人描述了佛的形体虽然只有一个,但可以分成千百亿个分身。这是对佛的一种比喻,意味着佛的力量无边无际,可以扩展到无穷无尽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自己佛身的理解,表达了对佛的一种特殊认识。诗人认为佛身不需要任何装饰,保持自然就是最好的。这种观点反映了佛教中关于“清净”的理念,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纯净,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同时,诗人通过对佛形的描述,表达了对佛的伟大和力量的一种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