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哉真智士,能开方便津。
一灯明一体,十镜现十身。
身身相暵涉,灯灯作□因。
层层身土广,重重理事渊。
俨睹微尘佛,等逢毗目仙。
海印从兹显,帝纲义由诠。
一尘说法界,一切尘亦然。
五蕴十八界,寂用体俱全。
圆光含镜像,一异不可宣。
达斯无碍境,无那法报圆。
我们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伟哉真智士,能开方便津。
- 赞颂一位真正智慧的人,能够开启一条通往智慧之路。
- 关键词:伟哉(伟大), 真智士(真正的智者), 方便津(通往智慧的渡口)。
- 赏析:诗中表达了对智慧者的赞美和对通往智慧之路的向往。
- 一灯明一体,十镜现十身。
- 一盏灯照亮一个整体,十个镜子显现十个不同的身体。
- 关键词:一灯明(一盏灯照亮一个整体),一体(整体),十镜(十个镜子),十身(十个不同的身体)。
- 赏析:通过比喻,诗人表达了智慧的光芒能够照亮一切,并显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 身身相暵涉,灯灯作□因。
- 每一个个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个灯都是原因之一。
- 关键词:身身相暵涉(相互联系),灯灯作□因(各个个体都是原因之一)。
- 赏析:这里体现了佛教中的缘起理论,即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 层层身土广,重重理事渊。
- 每一个个体都处在广阔的身体之中,每一个事务都有其深远的意义。
- 关键词:层层身土(每一个个体都处在广阔的身体之中),重重理事(每一个事务都有其深远的意义)。
- 赏析:这里的“身土”和“理事”都是佛教中的概念,分别指代个体和事务。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表达了对个体与事务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 俨睹微尘佛,等逢毗目仙。
- 虔诚地观察微小的尘埃般的佛,有幸遇见毗目仙。
- 关键词:俨睹(虔诚地观察)、微尘佛(微小的尘埃般的佛)、毗目仙(神仙)。
- 赏析:这里的“微尘佛”和“毗目仙”都是佛教中的高僧和仙人,诗人用这两个词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向往。
- 海印从兹显,帝纲义由诠。
- 现在,海印(宇宙真理)显现出来,帝王的纲常之义由他解释。
- 关键词:海印(宇宙真理)、帝纲义(帝王的纲常之义)。
- 赏析:这里的“海印”和“帝纲义”都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分别指代宇宙真理和帝王的纲常之义。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表达了对这两者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 一尘说法界,一切尘亦然。
- 一尘说法界(一个微小的世界),一切尘(一切事物)也是如此。
- 关键词:一尘说法界(一个微小的世界)、一切尘(一切事物)。
- 赏析:这里的“一尘”和“一切尘”都是佛教中的常用词汇,分别指代微尘和万物。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表达了对微小世界和万物的深刻洞察和领悟。
- 五蕴十八界,寂用体俱全。
- 五蕴(色、受、想、行、识)十八界(八种境界),寂静和用途都是本体。
- 关键词:五蕴(色、受、想、行、识)、十八界(八种境界)、寂用体俱全(寂静和用途都是本体)。
- 赏析:这里的“五蕴”和“十八界”都是佛教中的基本概念,分别指代五种基本属性和八种境界。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表达了对佛教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
- 圆光含镜像,一异不可宣。
- 圆满的光包含镜像,一个与另一个不同而不可宣说。
- 关键词:圆光(圆满之光)、镜像(镜子)、一异(一个与另一个不同)、不可宣说(无法宣说)。
- 赏析:这里的“圆光”和“镜像”都是佛教中的象征性词汇,分别代表圆满和反射。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表达了对圆满和反射的深刻理解。
- 达斯无碍境,无那法报圆。
- 达到达摩的境界是无障碍的,无法被理解的状态是圆满的。
- 关键词:达斯无碍境(无障碍的境界)、无那法报圆(无法被理解的状态)、无障碍的境界、无法被理解的状态。
- 赏析:这里的“达摩”是一个常见的佛教术语,指的是禅宗的创始人达摩和尚。诗人通过这个词汇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