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何意足,山色在前门。
身野长无事,心冥自不言。
闲行数乱竹,静坐照清源。
物外从知少,禅徒不耐烦。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题,既要理解全诗大意,又要准确把握关键词语。“独居何意足”,意思是说:我独自居住没有什么不满足之处;“山色在前门”,意思是说:山色映照在我家的屋前;“身野长无事,心冥自不言”,意思是说:我身外没有什么事,心静而神闲自得,不用言语;“闲行数乱竹,静坐照清源”,意思是说:我悠闲地走在路上,看着那些杂乱的竹子(竹林),静静地坐在石头上,望着溪流源头;“物外从知少,禅徒不耐烦”意思是说:超脱世俗的人知道的东西很少,像我这样终日为禅念的人,是不耐烦的。

【答案】

诗句释义译文注释赏析

题山壁示道维上人

独居何意足,山色在前门。

身野长无事,心冥自不言。

闲行数乱竹,静坐照清源。

物外从知少,禅徒不耐烦。

译文

独自居住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地方,眼前山色尽收眼底,仿佛进入仙境一般。

野外没有事情可做,心中自然宁静安详,无须多言。

闲着无事就信步在乱竹丛中穿行,坐下来静看清澈的流水源头。

超脱世俗的人知道的东西很少,像我这样终日为禅念的人,是不耐烦的。

赏析:

首联“独居何意足?山色在前门。”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面:诗人独居深山,山色如画,景色宜人,令人心旷神怡。这既是对自身居住环境的赞美,也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写照,展现了他内心的满足与自在。

颔联“身野长无事,心冥自不言。”承接首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身处幽静的山林之中,无需为世俗之事所扰,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馈赠。这种心境是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他内心的一种寄托。

颈联“闲行数乱竹,静坐照清源。”诗人在闲暇之余,常常漫步于山间小径,欣赏着那一片片翠绿的竹林。他静坐在岩石上,凝视着清澈的溪水源头,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安详。这一联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也表达了他对禅宗修行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物外从知少,禅徒不耐烦。”诗人感叹自己虽已超脱世俗,但对世间万物的认识仍显浅薄。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身为禅修者,对于禅宗修行的执着程度过高,难以忍耐。这既反映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独特见解,也揭示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