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虽云远,浑疑朔漠中。
劲风吹大野,密雪翳高空。
泉冻如顽石,人藏类蛰虫。
豪家应不觉,兽炭满炉红。
腊中作
冬至虽云远,浑疑朔漠中。
劲风吹大野,密雪翳高空。
泉冻如顽石,人藏类蛰虫。
豪家应不觉,兽炭满炉红。
译文:
冬至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感觉上仍然像是在沙漠的深处。
强劲的北风席卷着辽阔的原野,大雪覆盖了整个的天空。
泉水结冰坚硬如同顽石,人们躲藏在室内如同冬眠的昆虫。
豪门之家可能不会注意到这一切,因为野兽们已经开始享用火炉里的美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类生活状态的深刻感慨。诗中的“冬至”一词,既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暗含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冬至与朔漠,表达了时间无情、岁月如梭的感叹。
首句“冬至虽云远,浑疑朔漠中”,诗人用“冬至虽云远”来形容时间的流逝,让人不禁联想到遥远的过去。而“浑疑朔漠中”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无奈和感慨。这种表达方式既简洁又有力,使读者能够迅速进入诗歌的意境之中。
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描绘了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象。其中“劲风吹大野,密雪翳高空”形象地展现了冬季的寒冷和大自然的壮美。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劲风吹大野”和“密雪翳高空”两个场景相对比,不仅突出了冬天的特点,也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人类的生活状态。“泉冻如顽石,人藏类蛰虫”描述了人们在严寒中寻找温暖的情景。这里的“顽石”和“蛰虫”分别代表了自然界的坚毅和顽强,同时也寓意着人们在逆境中的生存智慧。而“豪家应不觉,兽炭满炉红”则揭示了即使是豪门之家,也可能无法抵御冬寒,只能依靠取暖工具来度过寒冬。
这首诗通过对冬至时节自然景象和人类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诗人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