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滨,湘江滨,兰红芷白波如银,终须一去呼湘君。
问湘神,云中君,不知何以交灵均。我恐湘江之鱼兮,死后尽为人。
曾食灵均之肉兮,个个为忠臣。又想灵均之骨兮终不曲,千年波底色如玉。
谁能入水少取得,香沐函题贡上国。贡上国,即全胜和璞悬瓈,垂棘结绿。
【注释】
①湘江:即漓江。②终须一去呼湘君:《离骚》中的“终长吟以永辞兮,涕泣而长怀。”意为屈原在《离骚》中多次提到自己终将一去不复返,要呼唤湘水之神来作伴。③灵均:指楚王,屈原因直言劝谏被放逐,遂作《离骚》。④香沐函题贡上国:香沐指用香料沐浴,函题指用锦盒装诗进献给君王。⑤和璞、垂棘:都是古代进贡的宝玉。⑥全胜:完全胜过。⑦瓈(zhe):玉器名。⑧结绿:翡翠名。
【译文】
湘江边,湘江边,兰红芷白波如银,终须一去呼湘君。
问湘神,云中君,不知何以交灵均。我恐湘江之鱼兮,死后尽为人。
曾食灵均之肉兮,个个为忠臣。又想灵均之骨兮终不曲,千年波底色如玉。
谁能入水少取得,香沐函题贡上国。贡上国,即全胜和璞悬瓈,垂棘结绿。
【赏析】
《读离骚经》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是屈原借《楚辞·九歌》中的湘夫人之口来抒发其对楚国的忧思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湘江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湘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第五、六句则是通过询问湘水的神灵,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担忧与忧虑。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忠诚的信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与对人民的关怀。同时,诗人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深意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