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
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注释】:
归自谣:指归途中的口哨声。
江水碧:江面波光粼粼如碧玉一样。
何人吹玉笛:是谁吹奏起玉笛。玉笛,用玉石制成的乐器。
扁舟远送潇湘客:扁舟,小船。潇湘,泛指湖南一带。潇山和湘山,在今湖南省境内,相传为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所葬地。
芦花千里霜月白:芦花,芦苇的花絮,白色,随风飘荡。霜月白,形容月光如霜,洁白如雪。
伤行色:因思念而忧伤。
来朝便是关山隔:明朝就要过境到关山那边去了。来朝,即明天早晨。关山,泛指边境地区,这里指代诗人所在的北方或中原地区。
赏析:
《归自谣》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于淳熙七年(1180)冬。全词通过写景抒情,抒写了游子思归的情怀。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与景相交融。
“江水碧”一句描写了一幅江水波光粼粼的景象。江水清澈透明,宛如一块碧玉。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江景,也暗示了游子的心情。
“江上何人吹玉笛。”这句问句引出下文,使诗歌有了情感上的转折。这里的“何人”指的是一个游子,他站在江边,看着远方,听到有人吹起玉笛。这种声音仿佛带着一种哀愁,让人忍不住想起那些离别的人们。
“扁舟远送潇湘客。”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游子的心境。他乘船离开故乡,远离家乡的人。这里的“扁舟”指的是一叶小舟,它载着游子渡过河流,去到远方。
“芦花千里霜月白。”这句写出了秋夜的美丽景色。芦花随风飘荡,覆盖了广阔的田野;天空中月亮明亮如霜,洁白如雪。这些美景让人陶醉其中,同时也勾起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最后一句表达了游子对即将到来的旅程的忧虑和不安。他知道明天就要离开家乡,进入边关地区了。这种忧虑和不安让游子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
整首词通过描绘美丽的江景和凄凉的秋天景色,抒发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词人以简洁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将这种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