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事何年解客嘲,十年容易到三茅。
长思碧洞云窗下,曾借黄庭雪夜抄。
丹桂有心凭至论,五峰无信问深交。
杏坛仙侣应相笑,只为浮名未肯抛。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尘事何年解客嘲”:尘世的纷扰何时才能得到理解,被他人嘲笑。这里的“尘事”泛指世间的纷乱和世俗之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纷扰世界的无奈和困惑。

  2. “十年容易到三茅”:在漫长的岁月里,很容易就能达到三茅山这个地方。这里的“三茅山”是道教名山之一,位于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圣地之一。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修行成仙的渴望和追求。

  3. “长思碧洞云窗下”:常常思念碧洞(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山洞或地方)里的云雾缭绕、幽静神秘的环境。这里的“碧洞”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个圣地或修行之地。

  4. “曾借黄庭雪夜抄”:曾经在雪夜里借用黄庭经进行抄写。这里的“黄庭经”是道家经典之一,被认为是修炼身心的重要法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修行和学习的坚持和执着。

  5. “丹桂有心凭至论”:丹桂树上的桂花有灵性,它凭借自己的意见来评判道理。这里的“丹桂”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种信念或信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

  6. “五峰无信问深交”:五座山峰没有回应我的信任和询问,表示他们不理解我的深厚交情。这里的“五峰”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种目标或理想。

  7. “杏坛仙侣应相笑”:如果我因为追求名利而抛弃了修行,那么杏坛上的仙侣们应该会笑话我。这里的“杏坛”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某个修行场所或团体。

  8. 结语:最后一句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也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诗人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对修行的执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译文

尘世的纷争何时能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嘲笑?
漫长的岁月中,很容易就达到三茅山这个目的地。
常常思念碧洞中的云雾缭绕、幽静神秘的环境,
曾在雪夜里借助黄庭经来进行抄写修行。
丹桂树上的桂花有灵性,它凭借自己的意见来评判道理。
五座山峰没有回应我的信任和询问,表示他们不理解我的深厚交情。
如果因为追求名利而抛弃了修行,那么杏坛上的仙侣们应该会笑话我。
诗人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对修行的执着以及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