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把枯藤倚碧根,禅堂初创楚江濆。
直疑松小难留鹤,未信山低住得云。
草接寺桥牛笛近,日衔村树鸟行分。
每来共忆曾游处,万壑泉声绝顶闻。
【注释】
泉陵:今江西奉新县。上人:僧人。
碧根:青绿色的树根,指井台。
楚江濆(fèn坟):山名,在江西境内。濆,水边。
松小难留鹤:松虽小,但鹤能停留。
山低住得云:山虽低,但云雾能停留。
草接寺桥牛笛近:寺桥旁边有放牧的牛羊,远处传来牛的笛声。
日衔村树鸟行分:太阳下山,树木的影子在地上分开。
万壑泉声绝顶闻:无数山谷中的泉水声,在山顶也能听见。
【赏析】
这首七绝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泉陵上人居住环境的幽静、美丽和清幽,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句“暂把枯藤倚碧根”,描写的是泉陵上人的生活环境。他用“枯藤”作为背景,突出了他所处的自然环境之美。这里的“碧根”是指青绿色的树根,而“枯藤”则表示他所处的环境十分宁静。
次句“禅堂初创楚江濆”,描写的是泉陵上人的住所。这里,“禅堂”是他所居住的地方,而“楚江濆”则是他所处的地理位置。诗人通过这两个词,将他的住所描述得更加具体和真实。同时,这也表明了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第三句“直疑松小难留鹤”,描写的是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这里,“松小”表示友情之深,而“难留鹤”则表现出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第四句“未信山低住得云”,描写的是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在这里,“山低”表示地势险峻,而“住得云”则表现出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五句“草接寺桥牛笛近”,描写的是他在寺桥旁听到的悠扬笛声。这里的“寺桥”是他所居住的地方,而“牛笛近”则表示他听到了悠扬的笛声。
第六句“日衔村树鸟行分”,描写的是他在夕阳下的美景。这里的“村树”是他所居住的地方,而“鸟行分”则表示他在夕阳下的景色中欣赏鸟儿飞翔的美丽。
最后一句“万壑泉声绝顶闻”,描写的是他在高处听到的泉水声音。这里的“万壑泉声”是指无数山谷中的泉水声音,而“绝顶闻”则表现了他在高处欣赏美景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泉陵上人生活的描写和对他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