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临泾水隔秦川,来往关河路八千。
堪恨此身何处老,始皇桥畔又经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贾岛(779~843年),唐朝诗人,字阆石,人称“诗奴”,范阳(今北京西南)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受具足戒,俗姓贾,一作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元和初,应举不第。唐文宗时,曾因赋《题李凝幽居》而得宰相裴度赏识。后屡试不中,遂寄情山水,穷究佛理,与韩愈、孟郊等人交游。其诗多写荒凉冷漠之景,语言平淡朴实,不尚雕琢。
全诗共四句,内容如下:
家临泾水隔秦川,来往关河路八千。
堪恨此身何处老,始皇桥畔又经年。
逐句翻译及注释如下:
家临泾水隔秦川,来往关河路八千:我住在泾水边,隔着秦岭,每天往来于关河之间,要走八千里路。
堪恨此身何处老,始皇桥畔又经年:可惜我这一生不知何时才能老去,在始皇桥旁边又度过了一个年头。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自叙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漂泊在外,四处流浪的辛酸。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流落他乡的孤独寂寞,以及身处异地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