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无古今,柳色向人深。
万里长江水,平生不印心。
远书容北雁,赠别谢南金。
愧勉青云志,余怀非陆沈。

《归故林别知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组诗作品,共三首。

第一首诗描写了作者与知己离别后的心情。第二首诗则表达了作者对知己的深情厚意和依依惜别之情。最后一首则抒发了作者壮志凌云、胸怀大志的决心。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别离无古今(注释:指朋友分别没有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距离):表示朋友之间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保持联系。
  • 柳色向人深(注释:形容柳树的颜色在春天特别鲜艳):描绘了春天里杨柳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 万里长江水(注释:形容江水浩渺无边):比喻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滔滔江水般绵延不断。
  • 平生不印心(注释:指一生都没有忘记过):表示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感情永远不会改变。
  • 远书容北雁(注释:书信可以寄托远方的朋友):暗示了作者通过书信与朋友保持联系的愿望。
  • 赠别谢南金(注释:感谢朋友赠送的礼物):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 愧勉青云志(注释:惭愧地勉励自己有远大的志向):表明了作者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决心。
  • 余怀非陆沈(注释:余怀指的是自己的情感世界):描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丰富多彩。
    赏析:
    这首诗以“归故林别知己”为题,表现了诗人与知已离别时的心情。全诗充满了真挚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知已的深情厚意和依依惜别之情。
    第一句“别离无古今”,表达了朋友之间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保持联系的主题。这句诗强调了友谊的永恒性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持久。
    第二句“柳色向人深”,描绘了春天里杨柳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柳色”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美好时光。而“向人深”则形容了杨柳的枝干向人们招展,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句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
    第三句“万里长江水”,比喻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滔滔江水般绵延不断。这里的“长江”不仅代表了中国的母亲河,还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思念之情。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将思念之情与江河相连,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眷恋。
    第四句“平生不印心”,表示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感情永远不会改变。这里的“生平”表示一生,“不印心”则意味着这种感情是刻骨铭心的,永远不会消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执着追求,也展示了他对朋友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
    第五句“远书容北雁”,暗示了作者通过书信与朋友保持联系的愿望。这里的“北雁”象征着远方的朋友,而“容”则表示容纳或接收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与朋友保持联系的愿望,也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相互牵挂的情感纽带。
    第六句“赠别谢南金”,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南金”指的是南方出产的贵重物品,象征着友情的珍贵和难得。这句诗通过表达感谢之意,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和尊敬之情。
    第七句“愧勉青云志”,表明了作者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决心。这里的“愧勉”表示惭愧和努力,而“青云志”则意味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决心,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己事业的追求和努力。
    第八句“余怀非陆沈”,描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丰富多彩。这里的“余怀”指的是个人情感的世界,而“非陆沈”则表示不是单调乏味的。这句诗通过对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诗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